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制链接]

1#
儒家的关于“仁”的思想,最早是从孔子那里传下来的。跟汉代大儒董仲舒和程朱理学的儒家学派没有任何关系。在东汉时期,许慎在其所著《说文解字》里解释“仁”的意思:“仁者,亲亲也,从人从二。”仁在这里的意思,描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从人从二即两个人之间才有可能建立起仁的关系。这种解释在孔子那里早就得到过体现。《论语》中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就是爱别人的意思。说到底,仁的境界总是要在人与人相处的时候体现出来。“仁者爱人也”。“爱人”是人之所以为“仁”的根本之仁。
儒家的仁学最核心的思想还是仁者爱人和忠恕之道。仁者爱人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仁是大爱,是无言之爱。忠恕之道,夫子自道,恕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做到推己及人,真正了解别人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不要把自己所不想要的东西非要强加到别人的身上。损人利己不是仁。如此说来,就是在这个层面上,一定要能够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充分的认识到仁的真正含义,使得我们能够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是否为人不仁?
分享 转发
TOP
2#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真正的大道是不可命名的,最了不起的辩说是不必言的,真正的大仁看上去象不仁,最廉洁的人不谦让,最勇敢的人不轻易挑逗冒犯别人。 天地不仁,就是天地的大仁之处。很多人听到这里就又不明白了。怎么不仁,反而就是大仁了?是的,正因为不仁,看待万物都是如一,所以才是真正的平等、公正,所以才是真正的大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