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孝之传道 [复制链接]

1#
孝”这个概念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孔子给“孝”赋予了新的含义,而这个含义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大不相同。翻开《新华词典》“孝”被解释成孝顺,这基本等于没解释,进一步查孝顺,被解释成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孝”类似于《新华词典》中的解释。但是这种理解在《论语》中找不到。《论语》第一章中首先给“孝”下的定义是这样的: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亲在世时,观察他的志向;父亲过世后,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改父亲所传的道,可以称为孝。看上去“孝”是传递“道”的载体,类似于《老子》中的“谷神”。还记得《老子》第六章中“谷神”吗?“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用来传递道的“谷神”在宇宙交替之间永生不死,“玄”是有和无的总称,“牝”是雌性的,而传递“父之道”需要这样雌性的载体。于是,传递“父之道”的“孝”就具备“谷神”的特点。但是人有整体与个体之说,作为整体的人,正象老子所说是与“道”、“天”、“地”并称的四大之一。也就是说作为整体的人毫无疑问地具备孔子所说的“孝”的特征,几千年来人类的发展正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递过来的。但是对于个体的人,就不是每一组传递都能完成,所以才有了孔子对“孝”所下的定义。为什么说“每一组传递”呢?因为将“道”传递下去这件事不是靠一代人完成的。虽然《论语》中的这段话所观察的人是下一代人,观察他的志向、观察他的行为、观察他有没有改变“父之道”,但是其所观察的内容是针对两代人的。试想如果上一代人本身没有什么可以传递下去的道,或是虽然有却没有很好地向下传,那么我们怎么能从下一代身上去观察“父之道”呢?所以《论语》中的“孝”是对两代人的要求。
  《论语》第二章中还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色难。如果有事,就让学生去做,有酒食,就让老师享用,难道,这就算孝吗?”
  “色难”一直是一个有着众多解释的词,我们先绕开它。在这里,孔子将师生关系纳入了孝的范围。用今天我们对孝的理解很难将师生关系说成孝,因为师生关系不是以生育,养育作为基础的。我们认为由于有了父母的生养,从而理所应当有所回报,这便是我们当今理解孝的一种方式,在这种理解基础上,师生关系不可能称之为孝。孔子将师生关系纳入孝的范畴又一次明确了传递道这个孝的主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什么是“色难”了。孔子是非常反对作表面文章的。因此,在师生的传承中如何体现孝,孔子给出的标准是“要发自内心的”。如果老师谦谦君子,博学多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学生积极进取,举一反三,勤奋好学,这样的师生关系不是正体现了传承的顺畅吗?不是比“有事,就让学生去做,有酒食,就让老师享用”这样的表面文章要强百倍吗?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就是为什么孔子说“色难”了。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对师生双方都是有要求的。与《论语》第一章中那段关于“父之道”的描述一样,“孝”用来传递道的,“孝”要求参与传递的双方共同实现。
  可见《论语》中将“孝”定义为用来传递人生之道的载体,在这个层面上,孔子思想符合绝对光速宇宙观,孔子思想具备绝对光速宇宙观中的第一层人文含义。正因为宇宙有生有死,因此需要将宇宙的运行规律进行传递。正因为人有生有死,因此需要将人生之道代代相传。
  但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孝与孔子原义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可能同长期以来对《论语》的误读有关。《论语》第二章中有这样一段: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无违。”樊迟为孔子赶车,孔子就对他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是无违。”樊迟又问:“那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父母在世是要以礼相待。父母去世后要以礼安葬,以礼祭奠”。就是这个“无违”,后来发展成“顺”,而后是“孝顺”,今天我们对孝顺的理解就如《新华词典》中所解释的“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孔子就怕后世的人歪曲他这个“无违”的意思,特意通过与樊迟的对话解释了什么叫“无违”,可奇怪的是后来还是给歪曲了。孔子说得很清楚:“无违”的意思是生时以礼相待,死后以礼安葬,以礼祭奠。决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孝顺。以礼相待的意思是相互尊重,相互关照;以礼相待让人与人保持距离;以礼相待就不会无条件的顺从父母去作越礼之事。以礼安葬,以礼祭奠是对先人的追思,是对自身的鞭策。如果谁遇到了这样的父母留下违背于礼遗嘱,不该遵循,应按照孔子所说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才是孝。所以,“无违”是指无违于礼,而不是无违于长辈。
  两千年来的误读使得孔子思想中的“孝”完全改变了面孔。与“传递道”这个含义相比,“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这样的解释不仅狭义、僵化,而且是错误的。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天下之大,什么样的父母都有。用一种教条去解决人间万象的家庭关系,就如同用同一种尺寸的衣服去套高矮胖瘦不同的身体。而父子之间道的传递是人有别于动物而通于天地的特性,是人之所以成为“四大”之一的基本条件。因此,将“孝”作为道的载体,以保证人的精神也就是道的精神代代相传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具体的父子关系、或师生关系乃至任何两代人的关系中考察“孝”就是要考察他们之间传递的通道是不是被很好地维护,他们之间是否存在传递的困难。如果有所谓“代沟”形成,传递的通道即被堵塞,父母的说教无法被儿女接受。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儿女如何“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孝都已经不存在了,那些形式上的奉养和顺从与演戏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无论父母、儿女;老师、学生在参与传承的过程中,不仅要精心维护两代人之间传递的通道,而且要诚心诚意地教、诚心诚意地学,才能被称之为孝。

编辑本段“三不孝”教育理念的贡献 方海权著

  中国自古有教导人们要行孝道的美德,故出现了三不孝的教育格言,从而奠定了行孝道的基本规则。
  一不孝: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这是教导我们要深明大义,博学广闻,才能指导父母向善为本的孝道。
  二不孝: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办事挣钱得到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这是教导我们要自立自强,勤于业务,不要依赖他人,才能有能力养活父母和自己的孝道。
  三不孝: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不娶妻生男育女,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这是教导我们要有责任之心,结好良缘,娶得贤妻共同孝养父母的孝道。
  三不孝教育理念妙不可言,为中国历代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故古今人们都非常推崇“三不孝”教育理念为孝道的法则。
分享 转发
TOP
2#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此之为孝道,一个没有仁孝的国家不能算是一个国家,一个没有仁孝的民族不能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大,一个民族的团结都离不开仁孝之道,我们要继承,并且要发扬我们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使我们国家的文明一直传承下去!
TOP
3#

孝,不是挂在嘴边的名词!也不是给他们的大福大贵!更不是博人赏识的筹码!孝,其实很简单…当你回家时,为母亲带上一串她爱吃的糖葫芦!当你回家时,为母亲买上一副她需要的护膝!当你回家时,为母亲买上一件她一生都不舍得买的衣服!当你空闲时,给母亲打上一个问候的电话!当你空闲时,给母亲来上一个小小的惊喜!当你空闲时,给母亲做上一桌可口的饭菜!

TOP
4#

有些事,当我们年少时,难以懂得;等我们懂得时,却不再年少。

有些事,当我们能做时,没认真做;到想认真做时,却无法做到。

这些事是甚么?是——孝!

为什么要尽孝?因为曾得过无尽的爱;

因为无尽的爱,所以要尽孝!

爱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娘的恩重!

爱是十八载养育——爹的辛劳!

爱是大雨滂沱——爹的雨伞!

爱是深夜灯前——娘缝的布书包!

爱是挨饿时,娘舍不得吃、塞你兜里的窝头!

爱是病床上,娘为你哭湿衣衫的眼泪和心焦!

爱是你远离家门时,娘那难舍难分哀哀的眼神!

爱是你离家求学时,爹翻找出仅有的零钱和粮票!

因为无尽的爱,所以要尽孝!

孝是子路百里负米奉双亲!

孝是子骞隆冬芦衣、却为恶继母跪求饶。

孝是王闻雷冒雨泣母墓。

孝是王祥解衣卧冰祈鲤跃。

孝是杨香冒死扼虎救父亲。

孝是吴猛恣蚊饱血以防父亲被叮咬。

孝是寿昌刺血写经寻生母。

血是山谷涤亲溺器事年高。

德为人之本,为人须积德;

孝为德之本,积德须尽孝。

孝是生命与生命涌泉相报的滴滴之水,

孝是生命与生命相亲相爱相怜相惜的绵绵情愫,

孝是生命与生命相依相存维家系国的社会基石,

孝是生命与生命交界一旦断裂永难接续的链条。

孝是中华儿女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亲情美德,

孝是无法复制、只在奉养父母中才能感受的幸福,

孝是一疏忽便亲离子散成千古恨的旷世遗憾,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至善至美的仁义之道。

因为无尽的爱,所以应尽孝!

       珍惜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尽自己该尽的孝!
TOP
5#

天地重孝孝当先 一个孝子全家安 孝是人道第一步 孝道不独讲吃穿
孝顺不分贵和贱 孝顺不分男和女 孝顺不分民和官 家贫方知显孝子
家破始显孝妇贤 孝在乡党人钦仰 孝在家中大小欢 孝敬父母今古传
利国利民孝为先 孝子贤良践人荐 孝子处事家平安 读书为践孝为先
孝之美德治国安 忠臣孝悌为圣贤 夫妻同孝生践男 孝报根本种福田
孝种因果必报还 孝子当官必清廉 孝子处世万事端 孝子有难过平关
孝子德重八方安 孝男可被国家选 女孝留芳大名传 孝道治国民心安 
孝子贤风众人宣 世上有的不孝汉 亲逝显孝有些晚 披麻戴孝祭灵前
死后习孝不值钱 孝子古今感到少 忤逆半个显得多 万古千秋学孝篇
国家兴盛黎民安 奉劝世人学孝篇 子子孙孙辈辈贤
TOP
6#

                尊重老人是社会公德,孝敬父母是儿女的天职。何谓孝道?孝是孝敬、孝顺、孝养;道貌岸然是必然或必经之道。合言之,孝道是为人子女,或为人弟子,对于父母兄长必须恭敬顺从,供养侍奉的正道。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孝道,故有“百行孝为先”之说。

“孝”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老人紧紧靠着儿子,其基本含义是子女要善于侍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它是家庭美德的具体体现。但是从孝道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传统的孝道具有它的两重性。中华民族因来非常重视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并身体力行。在这种意义上,孝道属于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之一。特别是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老年人的增加,讲究孝道对当代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中批判“孔孟之道”,把孝道文化全盘否定,后又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冲击,致使一些人的思想道德滑坡,“敬钱不敬老”、“敬权不敬老”、“敬小不敬老”,千方百计“刮老”“啃老”。有的不赡养老人,有的抢占老人的财产,有的干涉老人的再婚,有的视老人为“包袱”、“累赘”,甚至逼迫老人走上绝路等。社会上这些不孝的行为,从反面告诫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研究、发掘、整理、弘扬其精华,使之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和促进家庭美德的建设。
TOP
7#

                                                                                                                                                           孝道

     “百善孝为先”,“求忠臣于孝门”,“人之行莫大于孝”这几句谚语就说明了华人对孝道的重视。根据说文解句(?),孝的定义为∶“善事父母者,子承老也。”儒家认为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而佛家则把孝道当着成佛的必要条件。孝道是众善之本,若无孝道,无以为善。
佛教非常重视孝道,然而却受一般人误解,认为出家人辞亲出家是不孝的行为。但站在佛教的立场,出家为大孝,因为出家人是为了度众报答亲恩,正所谓∶“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若不生天,诸佛妄语。”然而出家也应有世俗上的圆满,又得父母的许可,若舍弃父母不顾而为求自己的脱苦,那是不孝。
在众多佛经之中,专论孝道的有∶(一)地藏菩萨本愿经、(二)盂兰盆经、(三)大方便报恩经、(四)父母恩重难报经、(

TOP
8#

                                                            父母恩

佛经上常可见到叙述父母的恩惠,对子女无微不至,描述得十分细腻深刻。就如父母恩重难报经中把父母的恩惠列为十恩∶
(一)怀胎守护恩
(二)临产受苦恩
(三)生子忘忧恩
(四)咽苦吐甘恩
(五)回干就湿恩
(六)哺乳养育恩
(七)流濯不净恩
(八)远行忆念恩
(九)深加体恤恩
(十)究竟怜悯恩
母亲在怀胎期间,要承受种种的痛苦,保护胎儿的安全,在临产时更是死去活来,但是当产下孩子时,全然忘怀刚才的痛苦。
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好的东西总是留给儿女,儿女弄湿了床褥,自己宁愿睡在冷湿的地方,却把孩子放在干燥之处。父母不惜牺牲一切享受来栽培子女,即使子女长得丑陋或手脚残缺,他们也不会嫌弃。
当子女长大之后,出外求学就业,父母自然会想念起远离的子女,每天为他祷告平安。当子女生病时,更是日夜照顾,寸步不离。儿女在父母眼中,好像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照顾,正所谓∶“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几。”
大宝经云∶“夫父母,皆愿利乐所生了故,难作能作,能忍一切难忍之事。假令种种不净秽恶,皆能忍之,乳哺养育,无疲厌心。”
父母恩重的比喻
由此可见父母恩德如天之高,地之厚,海之深,佛陀还指出父母恩重的几个比喻∶
如果有人左右肩担着父母,担子将皮肉磨至骨头,又穿透了骨,引出骨髓,环着绕着须弥山,历经百千万劫,鲜血流出来,仍不能报答父母恩;假如有人为了双亲,将自己的双眼挖出,献出自己的心肝,求赐予父母平安,还是不能报答父母深恩;假如有人为了双亲,吞服下炙热的铁丸,经过了百千万劫,遍体鳞伤,还不能报答父母恩。
TOP
9#

                                                                                报恩

父母恩如此的重大,我们应该怎样报答呢?儒家说∶“大孝终身慕父母”,即是说,孝亲不单是生前尽孝,死后祭之以体也是孝道的延伸,至于世俗尽孝的方法是让父母获得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我们除了要时时奉养父母外,内心必须存着“恭敬”,正如孝经上所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佛经中常说∶父母即是家中佛,天地鬼神都比不上双亲尊贵,父母之恩既深且广,为人子女,要报答亲恩,除了善事父母,受敬父母之外,还要经常为父母写佛经,读诵佛经,为父母供养三宝,为父母布施修福,应该劝父母念佛行道,脱离六道轮回,做子女的也应帮助父母早日了脱生死,速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样,才是究竟之道。
TOP
10#

          孝为众善之本,释迦牟尼佛因为孝顺而提早成佛,所谓∶“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如果孝道有云,则人格低落,自然失去学佛的资格。不孝也是祸乱的根源,一个有孝心的人,是不会冒犯长辈,更不会扰乱社会,所以先有“孝亲”才能“敬老”,不能孝敬父母,而孝敬他人、忠于国家的人恐怕是没有的。
儒家的理想是平天下,就依照这几个程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提出以孝治国,移孝作忠,“尧舜之道,孝悌而已”。不过,孝顺自己的双亲只是狭义的“孝”,我们应当把孝的范围扩张,推己及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孝道遍行,这将是一个大同世界。
佛家也很注重孝道“推己及人”,除了能让今生今世的父母顺心如意,还要孝敬前世的父母,这样才算彻底、究竟。可能有人会问,到底谁是我们的前世父母?答案是∶每个众生都可能是我们的前世父母。所以,佛家的孝扩张起来,不只普及人类与国家,还要普及一切众生(包括畜性),佛教规劝世人不杀生是为了避免杀害前世父母。
由于我们的生命是没有开始的,所以我们有过无数期的生命,因此就有无量数的父母兄弟姐妹,所以能够这么说∶“四海之内皆父母兄弟姐妹。”
孝道思想不只是华人的特色,也是大马人的特点,从人的天性中自然流露出一种思想,一种行为。提倡孝道,扩大它的范围将可以促进各族亲善和谐,缓和种族的两极化。孝是入德之门,若无孝道,无以为善。
但是,在这西风东渐的时刻,物欲横流,人欲与天理消长的结果,加上社会结构的变迁,才使孝道思想渐渐转薄,因为西方人认为他来到这世界,不是他自愿来的,而是父母把他生下来,所以双亲养育他是应有的责任,而他却没有“义务”反哺父母。这种思想要不得,偏偏有人把它当作座右铭。一些先知先觉的领袖(我国前任交通部长拿督李三春和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在几年前提倡“孝亲敬老”运动,不过这股热潮现已淡下来了。
TOP
11#

                                   理解父母
假如父母唠唠叨叨,请原谅她,正因为我们年少的不懂事,不听话,她已经习惯了,习惯了重复;
假如父母骂我们,请不要还嘴,因为她是恨铁不成钢,她总会骂累的;
    假如父母打我们,请不要还手,请把我们坚硬的肩膀递给他们,因为打在我们身上疼在他们心上,她舍不得的;
假如母亲认为我们不对,请不要觉得委屈,因为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
回家陪妈妈好好说话,不要说你的事,听妈妈讲自己的事                                
TOP
12#

儒家的理想是平天下,就依照这几个程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提出以孝治国,移孝作忠,“尧舜之道,孝悌而已”。不过,孝顺自己的双亲只是狭义的“孝”,我们应当把孝的范围扩张,推己及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孝道遍行,这将是一个大同世界
TOP
13#

“百善孝为先”,“求忠臣于孝门”,“人之行莫大于孝”这几句谚语就说明了华人对孝道的重视。根据说文解句(?),孝的定义为∶“善事父母者,子承老也。”儒家认为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而佛家则把孝道当着成佛的必要条件。孝道是众善之本,若无孝道,无以为善。
佛教非常重视孝道,然而却受一般人误解,认为出家人辞亲出家是不孝的行为。但站在佛教的立场,出家为大孝,因为出家人是为了度众报答亲恩,正所谓∶“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若不生天,诸佛妄语。”然而出家也应有世俗上的圆满,又得父母的许可,若舍弃父母不顾而为求自己的脱苦,那是不孝。
在众多佛经之中,专论孝道的有∶(一)地藏菩萨本愿经、(二)盂兰盆经、(三)大方便报恩经、(四)父母恩重难报经、(五)父母恩难报经、(六)孝子经。
儒家与佛家对孝道的看法大致上是一样的,至于本质上所差异的是∶儒家重视先天的意义,认为这是天经地义,人生自然的流露;而佛家则注重后天的经验,明了父母的茹苦含辛,体认父母的无限恩德,因此要尽孝报恩。简单的说,佛家弘扬孝道的本质是为了“报恩”,而儒家提倡孝道的本质是“天经地义”。

父母恩
TOP
14#

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好的东西总是留给儿女,儿女弄湿了床褥,自己宁愿睡在冷湿的地方,却把孩子放在干燥之处。父母不惜牺牲一切享受来栽培子女,即使子女长得丑陋或手脚残缺,他们也不会嫌弃。
当子女长大之后,出外求学就业,父母自然会想念起远离的子女,每天为他祷告平安。当子女生病时,更是日夜照顾,寸步不离。儿女在父母眼中,好像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照顾,正所谓∶“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几。”
大宝经云∶“夫父母,皆愿利乐所生了故,难作能作,能忍一切难忍之事。假令种种不净秽恶,皆能忍之,乳哺养育,无疲厌心。”
父母恩如此的重大,我们应该怎样报答呢?儒家说∶“大孝终身慕父母”,即是说,孝亲不单是生前尽孝,死后祭之以体也是孝道的延伸,至于世俗尽孝的方法是让父母获得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我们除了要时时奉养父母外,内心必须存着“恭敬”,正如孝经上所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TOP
15#

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在人类的宗教里有一定的阐述和标榜,虽然形式不同,但含义是一致的。孝道也非那国那族所独有。孝道也应该是人类晚辈的责任和义务。传统中国文化(儒家思想)可称为孝文化,它是使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流城文明等区别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传统孝道伦理,从周公到孔子、曾子、孟子,经过了初生,成熟和完善阶段。从秦汉后二千多年里,史学家、文学家、诗人等先哲圣贤,那一位不赘述这个孝字。正如晚清曾国蕃所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虽然这是见仁见智的说法、但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说孝是儒家文化之基石,无可非议。本文就孝文化的历史演化作一些探讨。
一、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
传统孝观念,最初孝观念。最初含义是指什么?考古发现“孝”字最初见于殷卜辞。商代金文中有一例用于人名,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释为“孝”的篆体。因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柱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上老下子作服待壮。《尔雅、释训》的“孝”解释是“善事父母”。《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即是奉养父母。根据原典“孝”的这种伦理含义,形于初周,成于春秋、战国中的儒家所倡导。《尚书、尧典》:“克谐以孝”;《左传》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经》曰“孝文不匮,永锡尔类”;《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渭能养”;《论语、里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孟子、万章》;“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经》:“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新书、道术》:“子爱利亲谓之孝”。等等这些典籍对孝道阐述是各异。中华民族讲孝道已几千年了,无论那位文人、圣贤从各个角度解释,当然有见仁见智的说法,从古到今,千言万语、殊途同归,所表达的一个意思:幼尊长。从家庭的孝,是指赡养父母,衣、食、住、行、思想上照顾老人,尽人子之责。家庭外,家庭宗亲长辈、外戚长者、还指社会上所有长辈。所以孝的内容不仅仅是家庭生活,实现长辈的愿望;力求上进、实现人生价值、最终报效民放族和国家。孝道是民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几千年沿袭的做人准则,也是中华文化的本源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