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 [复制链接]

1#

《说文解字·人部》解释“仁,亲也,从仁,从二。”和许慎一样,汉儒根据字形将“仁”解释为“相人偶”,即二人相对的伦理原则,也就是说仁是在社会中、在人际关系中的原则。长期以来,许多学者也持此观点。但是,在郭楚店竹简中的“仁”却是写作“ ormulas> eqn="if lineDrawn pixelLineWidth 0">> eqn="sum @0 1 0">>”,后来“讹变为‘忎’,省变为仁,仁字从心从身,身亦声,其本义当是心中想着人的身体”[1],所以在训诂上才会把“仁”解释为爱。当然,我们不能仅仅从训诂角度来理解孔子所说的仁,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弟子都要向孔子问仁,何况单樊迟就问了三次!


所以,要解释清楚“仁”是什么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连孔子自己都是“罕言仁”的。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蔡仁厚">蔡仁厚ersonName>先生曾依先贤所教把《论语》中所有出现的“仁”字挑出“聚类观之”,得出三个结论:“1、仁的意义并不能以字义训诂决定;2、仁不是一个固定的德目;3、仁的意指不容易把握。”[2]在我看来,这虽然显得保守却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说法。


关于第一点,前文已然提及,仁的意义虽然不只是爱,但在最浅层的意义上讲,爱人无疑是仁的表现而且是最直接的表现。关于第二点,孔子曾说“仁者必有勇,智者不必有仁”(《宪问》),仁和作为具体的德目“勇”是放在一起比较的,所以仁显然和德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可是仁在这里的地位又显然高于勇,这又体现仁的特殊性。那么第三点的结论是很容易得出的。即使如此,虽很难说清楚却并非不可说。我们至少可以确证下面的说法。


其一,从向内的维度看,仁是人的“应当”。“仁远乎哉?吾欲仁,仁斯至矣”(《述而》),可见,仁绝不是虚妄的东西,而是落实到每个人的生活的具体情境之中,只要人们用力于此,仁自然就会显现出来。但是人们一旦放弃成为仁人的机会,自暴自弃,后果却更为严重,甚至都无法挺直腰杆称自己为人。《中庸》引孔子话说“仁者人也”,所以从静态的角度看,仁就是成为人之为人所应当具有的某种特质;从动态的角度看,仁则是“为造就人的整合过程”。[3]这样,仁其实是人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其二,从外向的维度看,仁是社会的需要。当社会中的人都成为仁的践行者,社会也自然会按照合理合宜的秩序和谐地运转。因为仁是和“亲亲”的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当人们从天生的基于血缘的对亲人的情感一步一步向外扩大,也就是经历从“修己以敬”到“修己以安人”再到“安百姓”的过程,那么整个家国天下也就会充溢着仁与爱。这个根据人内在的精神生命原则向外施行的过程所起的作用恰恰和礼的作用是一样的,这样,就回到了我们之前关于礼的话题。





刘媛(20100551100)  西南林业大学员林学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