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儒道正名 [复制链接]

1#
                 孔夫子的社会理想可以说和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是一致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举贤任能,修信讲睦…..”说的是大同世界,不就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吗?但是他的理想是没有被当时的社会接纳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个个讲的是王霸之术,要的是富国强兵,没有时间听他鼓噪什么“礼”、“仁”呀!这样一个失意者,死后理想也没有被他的弟子实现,以王霸之术得天下的君王,没有把他放在眼里,秦始王“焚书坑儒”、汉高祖刘邦可以“尿溺儒冠”;后来帝王们重视孔夫子了,把他尊为圣人,可只是重提“愚忠”、“愚孝”,在我们所以看到论语里并没有这么提。相反,还可以看到“君子事天而不事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要是“愚忠”、“愚孝”的话,孔夫子不应该离开鲁国,周游列国。不该再去求“苟我用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历代帝王,并不想实现他的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举贤任能,修信讲睦…..”,只是想保得王权不变。因为“夫子”的学说不主张造反。主张的是“仁义礼智信”。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帖

子曰:“为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他劝说君王成为仁者,这样才能分辨人才与不以之才。重用适合的、服众的有才者,虽然在当时并未被各国君王所接受。但扔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此后,孟子又在孔子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说,这样就更加确切的为统治者们提供了管理体系上的理论依据。在中国古代管理的主要模式是追求以生存为基础的安居乐业、重养生、重稳定,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和传统性。而现今中国的执政的管理则更倾向于西方的发展模式搬用到中国。我们丢失了自己的传统,或者说忘记了怎样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的现实相结合。这是我们需要持续加强的地方

TOP
3#

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其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孟子就提出著名的仁政说,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这在今天的社会也是符合时宜的。如果把它用好,那么社会也就会变得和谐安定,人与人之间也就更多了一份爱。
TOP
4#

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其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孟子就提出著名的仁政说,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这在今天的社会也是符合时宜的。那么社会也就会变得平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再那么的赤裸,有了真诚的情感的交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