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先育德,立德孝为先。孝感学院作为一所扎根于著名孝乡的高等院校,坚持特色立校的办学方针,高度重视研究孝文化、实践孝文化、发展孝文化、传播孝文化。该校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过程中,从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立足地方孝文化资源优势,研究孝传统,开展孝教育,建设孝学科,弘扬孝文化,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提升软实力,着力打造孝文化品牌。
孝文化研究:瞄准学术前沿 与孝文化学科建设同步推进
孝感学院孝文化研究与建设工作起步于1998年,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院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神,再添举措打造孝文化教育品牌,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于2007年10月31日启动了"孝感学院孝文化建设工程",深入系统推进孝文化建设工作。
该校先后成立了湖北省孝文化研究基地和湖北孝文化研究中心两个研究机构,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紧紧瞄准学术前沿,在孝文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切实的工作,推出了一批较为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自2003年始,《孝感学院学报》创办"孝文化研究"专栏,该专栏2006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特色栏目。1998年以来,学院先后编辑出版了《孝感文化研究》、《孝感孝文化》、《孝感孝子》和《孝文化研究》四部共140万字的"孝感孝文化系列文集", 在2008年10月17日于孝感学院召开的"中国·孝感孝文化与现代文明国际研讨会"上,海内外100多名长期从事孝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孝文化的大研讨,带来了孝文化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前沿信息。期间,该校集中推出了四部孝文化新著--《中外学者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当代学者论孝》、《新二十四孝》、《孝文艺新作》,在全国孝文化研究中,尚属首次。在2008年湖北省教育厅课题研究申报中,该校有11项研究课题获得批准。
。。。
同时,以研究为基础推动建立孝文化学科体系,聘请中国人民大学孝文化研究专家任"孝感学院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选送一批有一定基础的中青年教师到有关高校做访问学者,培养学科带头人。
目前,孝感学院对本校孝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作出了系统规划,建立在学校领导下,以孝文化研究中心。孝文化研究基地为依托,以文学院、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研究人员为主体,其他相关人员适度参与(配备适量专职工作人员)的工作体系。其工作目标是打造孝文化教育品牌并成为学院办学特色之一,构建孝文化研究学科体系,推进学科专业与硕士点建设工作,服务孝感孝文化名城建设战略,在全国孝文化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孝文化教育:建设和谐校园 与学生思想教育紧密结合
近期,一封特殊的信件转到了学工部,信是美术系一位山东籍学生的父亲写来的。信中说,她的女儿与他有点性格不合,但是在收到女儿用做家教挣的钱买毛线给他织的手套、围巾后,深为感动,他在给学校老师的信中说:"看来孩子选择这所学校是正确的决定"。她的女儿通过学校组织的"给父母写信"开始与他沟通,他了解了女儿的思想,女儿也感受到了他的不易,请求爸爸的谅解。现在,父女的关系非常融洽。
每年,学校团委都举行书信感恩活动。今年5月10日,在"念亲恩、畅梦想"活动中,学校近10000多名在校生亲笔为家人写了一封信。5月13日是母亲节。学校林荫道的棵棵玉兰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卡片,小小的卡片上写满了对母亲的祝福。在母亲节之际,光荣母亲涂艳芳也应邀来到学校,与学校四百多名青年志愿者进行了"流往心田的爱"的访谈。访谈会结束后,同学们眼里噙满了泪水,一青年志愿者说:"父母给了我们太多的爱,我们要发奋读书,奋力上进,让父母为我们少操些心;今年放假回家时我一定要亲手给母亲洗一次脚!
学校各院系都经常开展"人文关怀、孝亲敬老"活动。大家在班主任的启发下,诉说父母给自己的爱,体味着父母生活的艰辛,体验着父母身上的重担……每次活动,氛围都潮湿潮湿的……大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妈妈,原谅我的不懂事。"
以上只是孝感学院开展孝文化活动的几个例子。孝感因孝得名,孝文化是孝感学院校园文化的特色。大学生们还通过学习生活,认识孝乡,走近孝子,了解孝俗,进一步感知孝文化。近年来,孝感学院在实践孝文化中,以建设和谐校园为目标,把孝文化教育与学生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坚持"百善孝为先",以文化育人,用孝德教育濡染学生,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在省内外形成了良好的反响。
学院一直把"人文关怀、孝亲敬老"当作必修课程,把感恩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提出孝文化进书本、进思想、进活动。学校青年志愿者经常到幼儿园、福利院,为老人和孩子开展志愿服务。每年新生进校时,在报到现场就可以使用免费电话向家中的父母道一声平安,在随后的入学教育中,孝德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学院坚持在学生中开展"青春与感恩同行"主题教育活动、"念亲恩,畅梦想"书信感恩活动,组织"孝行天下"绘画作品大赛等。学校还通过为校园景点命名征名,、营造孝文化氛围,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孝的魅力,让大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回报之义。
孝感学院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很多获得奖学金的学生都会拿出一部分钱来资助其它经济困难的同学。好多班级自发地为经济困难的同学捐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有些同学还和经济困难同学一起包餐吃饭,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相互帮助,形成了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很多同学在接受别人的帮助后说:我要回报关怀我的人。
在孝感学院这座熔炉里,"孝"教育让学生成长,昔日的"小皇帝""娇公主"变成了尊敬父母、热爱父母的大孩子。通过校园孝文化的熏陶,学生知道了孝亲敬老,学会了帮助别人,理解了自己的责任。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上相互帮助,形成了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有爱就有和谐。孝感学院通过弘扬孝文化,营造了爱父母、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爱学生的和谐校园。来孝感学院视察的各级领导都不约而同的发出感叹:学校环境和谐,教职工的工作生活状况、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呈现出一种内在的和谐美。
孝文化传播:打造知名品牌 以活动为载体增强辐射力
孝感市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中等城市,作为在孝感市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孝感学院通过举办一系列大型活动,不断增强孝感学院的孝文化辐射力,打造孝文化的知名品牌,使孝感学院成为"三个平台",即孝文化的国际讲台,孝文化诗词歌赋作品展台,孝老爱亲模范评选表彰平台。
学院于2005年重阳节承办了"孝感动苍穹"一一中国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大型演唱会,2007年重阳节又举办了"中国·孝感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国际研讨会"、孝文化诗词歌赋作品展,2005年、2007年连续承办两届"孝感市十大孝亲敬老模范"颁奖活动。2008年10月16日至18日,该校又举办了中国·孝感孝文化与现代文明国际研讨会。2009年10月15日至17日,该校又举行了"孝文化与科学发展观"国际研讨会,来自韩国、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长期从事孝文化研究的专家与大陆知名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研讨会。期间,还举行了该校集中推出的四部孝文化新著--《中外学者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当代学者论孝》、《新二十四孝》、《孝文艺新作》的首发式和香港孔教学院捐赠的孔子铜像揭幕仪式。研讨会期间,专家们论孝道、研孝义、评孝著、参孝节、访孝子、观孝址、览孝景、弘孝德、感孝风,专家们被孝感深厚的孝文化底蕴所吸引,为孝感学院和孝感的孝文化建设安上了走出去的翅膀,为孝文化登上国际讲坛铺路,不仅扩大了孝文化的影响力,也增强了孝文化的辐射力。
该校在传播孝文化、打造知名品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宣传媒体的作用。在建设好中华孝文化网的同时,通过大型活动,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到来。在2008年中国·孝感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国际研讨会期间,30多家媒体来到孝感学院,新华网、大公报、澳门日报、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湖北教育网、孝感日报、孝感电视台等媒体还给与了重点报道。
孝感学院通过研究孝文化、推进孝教育、弘扬孝美德打造孝文化教育品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办学特色和优势越来越明显,科研实力越来越强,学科建设水平越来越高,校园里温馨和谐的氛围越来越浓。这些变化也直接反映到了学生身上。孝德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2007年,学院43名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同学,每人主动捐出3000元,帮助身边的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城建学院土木系一位同学身患淋巴癌,并鉴定了遗体捐赠协议,学生得知这一消息以后,在学校自发地组织各种公益活动为他募集医疗费,帮助他战胜疾病,重新回到学校;孝德教育坚定了大学生立志成才的信念。2008年毕业生考研过线人数232人,录取率近10%。2007年学院代表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在第五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本科组)决赛中荣获二等奖,在湖北省2007届毕业生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5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57篇。近几年 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在90%以上,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孝德教育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院2000届毕业毕业生徐金菊,在踏上教育工作岗位不到七年的时间中,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2007年初,教育系肖红卫同学荣誉当选"感动洪湖2006年度人物"。同时,组织孝文化国际研讨,拓展了学院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以及港、澳、台的专家学者对学院的孝德教育给予高度评价,并接受聘书成为学院的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