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复制链接]

1#

   核心是“仁”。他解释“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阶级社会里,这种普遍的爱当然是不存在的,但在奴隶主不把奴隶当人看待的奴隶社会里,孔子提出这种主张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诸侯越礼不可忍,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但孔子不是顽固派,他认为历史是不断演进的,提倡改良;把爱人之说推及于政治,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其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劳动人民人身地位的提高和生产发展的。

       从字形看,这是一个会意字,金文中,上面一个侧立的人,下边的“二”,据蒋善国先生说“是重文的记号”,也就是说,也是说仍然是个“人”。字形会意就是:人与人相处就要“仁”。

     论语中的内涵:“仁”是内在的,敏感的。“仁”是淡化自我,超然的,坦然的。“仁”是博爱,是施惠于人。

     综上所述,“仁”是一种内在的修为,在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中,注重惠于他人,淡化自己得失。

分享 转发
TOP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立即回答道:“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论在朝在野都不要去发牢骚。”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 由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流传于世。而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

        为什么有人会如此友善地考虑到其他人呢? 真正的原因是: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 正所谓“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TOP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说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强求别人去接受,这是一种仁慈的表现,既然我们对这件事物感到很不高兴,那么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勉强他人呢?推广开来,我认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俗话说“焉非鱼,安知鱼之志也”,在我们认为是好的东西,在别人看来未必对他们有好处,别人未必会喜欢。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表现得太自我了,很少会顾及别人的感受,认为这样做是对他好,但是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其中的滋味。
TOP
4#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TOP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从仁的角度出发,尊重他人,将别人放置于自己的立场,不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强加于人。正所谓送人要送最好的。世界上不曾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何况人是呢?推己及人,但是并不代表以为的将别人当做自己。就如从资源充分利用的角度出发,己所不欲的某些东西很有可能正是别人所喜欢甚至急切需要的。此时,施于人,不仅成人之美,还实现了事物价值的最大化。
TOP
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TOP
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要强调把自己不乐意的东西强加给别人,但这里不是说,自己喜欢的一定也是别人欣赏的,他告诉我们做人的一项基本常识,那就是:学会理解别人,忍让别人,同情别人,不固执,以仁爱为主,懂得爱人,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道理。
TOP
8#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人不要以自己主观的愿望强加给别人,要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别人的感受。

行仁之道很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能处处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便会心存忠厚,日近于仁。一个人能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当然能“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无入而不自得了。它教育我们要心存仁爱之心,这也是一种处世之道。

TOP
9#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人不要以自己主观的愿望强加给别人,要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别人的感受。

行仁之道很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能处处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便会心存忠厚,日近于仁。一个人能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当然能“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无入而不自得了。它教育我们要心存仁爱之心,这也是一种处世之道。

TOP
10#

这是儒家思想的恕道。
TOP
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核心思想“仁”的具体体现,就是凡事不能只想着自己,要多站在他人角度设身处地为其考虑,不能把自己不喜欢的强加于人,两利相权,以求共赢,也是实现大同的必要路途。此外,也可引申出“己所欲勿强施于人”就是自己喜欢的也不能强加于人,毕竟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比如,你用了归因学习法对你 的成绩提高很快,你也想让他帮助你的同学,可是偏偏哪种方法不适合他,你有强加于他,他偏不听,你一片好心他不得理解,两个人也就产生了不和谐,这是不可取的.

TOP
1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于别人,咱们的老祖宗总结的多好啊!可是人类越进步反倒是越把这些简单根本的道理给忽略了。现在社会很多人都只为自己想,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好自私的。比如,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一定要人家喜欢,自己坚持的理念也要人家接受。希望大家都学会尊重别人,宽待别人!
TOP
13#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认为这是一个人一生都应该遵守的一句话,只有能够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仁人。当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加于人’才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擅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继而能够达到“恕”



真正的境界。能够用一颗宽容的心来面对他人的错误并从容解决,这才是我们一生为之努力,以此约束自己并践行的真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5 16:11:57编辑过]

TOP
14#

我的至亲外婆也曾跟我这么说过 那时候我还小所以呢 不是很了解透彻!她说的是“自己不想做的 别人也不一定就想做 不要把自己不想做的强加于别人”外婆和我是信奉天主教的!宗教的意义本来就是教化人的!这个思想 就是“仁”对人对己!圣经故事也是教育人的!

TOP
1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我觉得只有懂得了真正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