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与耶稣的“爱”作为中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形成中西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孔子与耶稣伦理观的相同之处,表明中西文化具有可以对话的共通性,而其深刻的差异,则在某种意义上规定了中西文化发展的不同路向。本文依照《论语》和《圣经》,对“仁”与“爱”进行比较研究,试图找出这两种传统伦理思想对未来人类文明发展可能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而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互相沟通,以及为建立现代人际关系提供伦理思想依据。
一、“仁”与“爱”的价值内涵
孔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是儒学的理论基石。一部儒学史某种程度上即是对仁的诠释历史,“孔门之学,求仁之学也”。《论语》是孔子和其学生言谈举止的记录。《论语》中论及“仁”的地方比较多。据清人阮元统计,《论语》“凡五十有八章”,“仁”字出现“凡百有五”[1]。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2]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贤,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颜渊》)等等。但是,孔子并没有给仁下一个普遍、固定的界说,他往往是随机而发,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因此,如何理解孔子的仁便成了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以至有学者称“仁构成孔子学说中的一个高难问题”。[2]那么,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指什么?笔者主要从伦理学的意义上来揭示“仁”的价值内涵。
第一,“仁”的基本核心。“仁者爱人”是仁的核心与原则,“仁”从字源上看,从人从二,证明仁是由人本身引申出来的行为准则,是对人类自身的理解,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爱”是指一种人本身对其他人采取的态度,人本身具有的德行。所以,孔子在谈及“仁”这一概念时,首先凸现的是“爱”这一因素。“爱”就是有爱人之心、爱人之情。“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2]“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爱之,能无劳乎?”(《论语·学而》)“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芽不问马”。(《论语·乡党》)这些话语足以说明,仁就是慈善、慈悲、关怀、怜悯之爱。因此朱熹认为:“仁乃心之德,爱之体。”[4]
第二,“仁”的具体内容。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以孝悌为本、包罗众德的总道德。“孝悌”是各种道德的逻辑起点,“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是对父母的,“悌“是对兄弟的。在孔子看来,孝悌是仁的第一要义和根本所在,是否孝悌是判定一个人仁与不仁的标准。在孔子与宰我关于三年之丧的一段讨论中,孔子从内心的“安”与“不安”点醒宰我,要他从孝悌的自然情感中发现仁,体验仁。宰我居丧期间仍然安于食稻衣锦,完全丧失了孝悌之心,所以孔子说“予(宰我之名)之不仁也”。(《论语·阳货》)此外,孔子还常常谈到许多德目,并将它们看作仁的具体内容,如“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仁者不忧”。(《论语·子罕》)“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可见,“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可以译为perfectvirtue(全德)。
第三,“仁”的实践价值。孔子的仁并非一抽象的概念和原则,而是一实践超越的过程,它包括互为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由我不断向外施爱,“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由“孝悌”到“忠”、“信”,到“泛爱众”,由情及理,实现仁爱的普遍化;一是在向外施爱的基础上,反过来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由道德情感上升为道德理性,并最终上达天道,实现心灵的超越。孔子的一生正是实践仁的生命过程:“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显然,孔子将仁看作是道德实践的根源和动力,是人生的最高理想。
第四,实现“仁”的途径。“仁”不是高不可攀的琼楼玉宇,但要真正做到也并不容易。孔子认为,“仁”应该是从切近的事例做起,“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只要有坚定的志向,始终不渝地追求,“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论语·里仁》),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求仁而得仁”(《论语·学而》)。可见,“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孔子还从消极的不为和积极的有为两个方面提出了实现仁的具体途径。消极的不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即仁非有助于人,只是劝人非不仁。积极的有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即仁是立人达人,作为仁必须真诚实在力行。不能真诚实在力行,则既不能自力自达,更不能立人达人。这表明仁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利他风尚和助人为善的精神,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属于更高的道德层次,是道德的最高要求。通观上述关于“仁”的论析,不难看出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伟大思想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