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孟子的仁政与性善论相辅相成 [复制链接]

1#

(1)恻隐之心。孟子认为,实施仁政并非难事,人人都能够做得到,它建立于人性善的基础之上。在孟子看来,人性本善,人人都有不忍见到他人困苦的“不忍人之心”。所谓的“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前面所讲的“恻隐之心”。如果能将这点不忍人之心推而广之,运用于对社会的治理之中,就是“行不忍人之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公孙丑上》)


(2)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比如,有一次齐宣王看到一只即将被拿去祭祀钟用的牛吓得浑身发抖,心中有所不忍,就建议能不能把牛换下来,改用羊去祭祀钟。而孟子听了这事后,就先给齐宣王戴了一顶高帽子,说齐宣王是一位有仁术的君主,可以做到保民而王。齐宣王听了非常高兴,就问孟子为什么?于是,孟子就问,我听说有一回您在庙堂上的时候,看到有人牵着一头牛准备去祭祀钟,就建议能不能把牛换下来,改用羊去祭祀钟,有没有这回事呢?齐宣王就回答说,是啊,有这回事。孟子接着就说,就凭您这种不忍心看到牛发抖的心理,扩充开去,就可以行仁政啊。虽然有人说您是舍不得一头牛,才换一只较小的羊。可是我是知道您并不是因为牛大羊小的原因,而是因为您不忍心。 齐宣王听孟子这么一说,也就顺着往下说:有人听说我用以羊换牛,以为我舍不得牛的价钱,其实,我当时以羊换牛,哪里是为了价钱的问题。虽然我齐国不能说是大国,但也不是太小的国家,还不致于吝啬一头牛吧!我确实是不忍心看到牛发抖啊。当时我看见那条牛发抖的样子,没有做什么考虑,就那样做了,叫人不要杀牛,另外换一只羊。 接着孟子就说,不过,您也不必太责怪您的百姓误会您。事实上牛是比羊大,用较小的羊去替代较大的牛,确实是省下了一笔不小的钱,一般的老百姓又怎么会明白您另有原因呢?话又说回来,假如您是因为看到牛发抖而不忍杀它,可羊也同样是一条生命啊!这一般的老百姓又怎么能理解呢? 齐宣王听孟子这么一说,觉得也有道理,也就乐了。接着孟子又说,您也别把这种误会太当回事。事实上这正是您的“仁术”的表现。我是很明白的,您之所以会用羊来换牛,只不过是您看到了牛的发抖,而没有看到羊的发抖。作为一个君子,他只愿意看到禽兽活生生的样子,而不忍心看到它被杀的惨状。所以说君子远庖厨。 齐宣王听了就更开心了,就对孟子说:好极了,《诗经》上说的,别人有什么心事,我都可以揣摩测度出来。这句话,就好像是专门为你孟老先生说的。您可真是我的知己啊。不过,您说凭着我的这种心理,就能实行王道而名闻天下,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齐宣王问到了这里,孟子又进一步引比喻来以问为答。他说:假使有一个人告诉您,到底他有多大力量的时候。他说,他两只手的力气,可以举起一百钧来(一钧为三十斤)。可是要他去捡起一根羽毛来,他却没有办法。至于他的眼力,可以把秋天鸟类换毛时身上刚长出来的茸毛末梢,都看得清清楚楚。可是有一整车的木柴,他却看不见。像这样的话,您齐宣王会相信他吗?齐宣王当然是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于是孟子又问:好了,既然能举百钧的人不可能拿不动羽毛,能察秋毫的人不可能看不见一车子木柴,那么现在事实上,您齐宣王能以羊易牛,恩惠普及于禽兽,而您的功业成果,老百姓却分享不到,得不到好处。我们知道,举得起百钧的人说拿不起一根羽毛,那是他不肯用力。至于眼力可以看见秋毫末端的人说他看不见整车木柴,是因为他不肯用眼力。而您齐宣王,对于一头牛都能够发慈悲,下命令不宰杀;可是您的百姓们却没有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您还没有好好保养、保护他们,那是因为您没有顾念到他们。所以没有去实行王道政治,而不是您没有推行王道的能力。 孟子一说齐宣王有走王道路线的能力,而没有去实行王道,于是激起了齐宣王的反问,您所说的“不为”和“不能”这两种情况,又有什么样的差异呢?什么样具体的情形是“不为”?什么样的具体事实是“不能”呢?孟子又比喻說,“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因此,简单地说,孟子的意思是,齐宣王假如能把对牛的不忍之心用于百姓身上,那就可以行仁政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