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之仁爱 [复制链接]

1#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仁 - 儒家学简介


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意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给仁下定义说:人者"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把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是孔子对人类文明和情操的一大贡献。孔子把仁看得很高,但并不玄远空虚,他认为只要主观努力,作到仁并不难,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为仁由己","吾欲仁,斯仁至矣","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对仁的内容,还作过这样的说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孔子对于什么是不仁也作过解释,说"巧言令色,鲜于仁"。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包含着对劳动者的宽惠态度,他在解释为仁的"五者"时说:"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人"。这种爱惜劳动者的态度,是孔子"仁"学中的进步因素。孔子认为,仁的核心是立己而立人,"立己""立人"就必须遵循,说"不知礼,无以立。"但孔子对于礼有所损益,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而对于仁,则是"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无终食之间违仁"。他认为离开仁就谈不上礼。孔子没有把知礼和行仁完全等同起来,认为不知礼的人,仍然可以行仁。他说管仲在自己的门前象国君一样"树塞门",在自己的住处设"反坫"是"不知礼",但认为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举动最符合仁。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孟子的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孟子的义,指正路,说:"义,人之正路也。"孟子想通过仁义的说教约束君王和百姓,以达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理想。汉代董仲舒进一步推衍孔孟的思想,明确地把仁和义分别为对己和对人两个方面,说:"以人安人,以义正我";"人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比前人更加清楚地论述了孔孟关于仁和智的关系。他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他认为如果没有远见卓识,爱人就是盲目的,甚至会造出伤人的结果来;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即使有先见之明,也不会去拯济别人。在董仲舒看来,仁与智必须并重。这种思想比前人进了一步。子贡认为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仁且智。而董仲舒的仁且智,仁智并重则是对一般人说的。董仲舒把仁和智结合在一起,这是对仁的发展。宋代程颢把仁同天地万物混为一体,近代谭嗣同《仁学》把仁视为天地万物的根源。这些论述已经离开了孔子关于仁的学说本意。



仁 - 历史典故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   


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仁 - 意义


仁仁仁

儒家的创始者孔子提出“仁家”的思想,他的学生樊迟问“仁”,他回答说:“爱人”。这种“爱人”的思想是根据什么而有呢?《中庸》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说:“亲亲,仁也。”《告子下》“爱人”作为人的基本品德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亲人出发。但是为“仁”不能停止为此,而必须“推己及人”,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做到“推己及人”并不容易,得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如果要把“仁”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说的:“克己复礼曰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往往把“克己”与“复礼”解释为平行的两个相对的方面,我认为这不是对“克己复礼”的最好的解释。所谓“克己复礼曰仁”是说,只有在“克己”的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作“仁”。“仁”是人自身内有的品德“爱,仁也。”“爱生于性”;“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制度,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相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制度必须是自觉的,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出己,而由人乎”对“仁”与“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有了求“仁”的自觉要求,并把它实现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这样社会就和谐安宁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种把“求仁”孔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为基础的思想实践于日用伦常之中,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了。“极高明”要求我们寻求哲学思想上的终极理念仁,“道中庸”要求我们把它实现于日常生活之中,而“极高明”与“道中庸”是不能分为两截的。如果说,孔子的“仁学”充分地讨论了“仁”与“人”的关系,那么孟子就更进一步注意论述了“仁”与“天”的关系,如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也。”《告子》上而朱熹说得更明白:仁者,“在天地则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包四德而贯四端者也。”《朱子文集》卷67“天心”本“仁”,“人心”也不能不“仁”,“人心”和“天心”是贯通的,因而儒家“仁”的学说实是建立在道德形上学之上的,故《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孔子儒家的这套“仁学”理论虽不能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部问题,但它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上学之上的“律己”的道德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对于人们的和谐相处无疑有一定的意义。[1]



仁 - 价值内涵


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仁字照片集锦(2张)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这就成为了孔子“仁”的思想得到认同的现实基础。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 这话非常正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全新意义上的仁,完全是孔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   


孔子之后,在历代儒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两千多年的时空穿越,终于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借助于仁,中国传统文化顺利地实现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转折;借助于仁,孔子之前数千年和孔子之后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得以沟通连接,而没有中绝断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