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二十章 子曰:“仁者,(爱)人也,亲亲为大。即,所谓仁,就是爱人;仁者,就是爱人的人。但需要知道,所爱的人有亲疏远近之分。
《论语·雍也》子贡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所谓仁者,可以按自己的欲望去帮助(立:树、达:实现)人。这一句,进一步体现出来“仁”的本质意义,即,所谓仁,是要靠布施的,施仁(政)也,显然霸道。对应的句子是《论语· 卫灵公》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句话的完整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迫其他人喜欢;自己喜欢的,可以强迫其他人喜欢。这就是所谓:仁、仁爱、施仁。
孔子的仁爱不同于墨子的兼爱,墨子的“兼爱”主张对所有人的爱的程度相同,没有上下左右的差别,也没有等级的差别。因而受到孟子的攻击,《孟子·滕文公下》子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显然,儒家的(爱)亲是虚,(爱)君才是实。即:所谓仁者,爱亲是虚,爱君才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