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者爱人 [复制链接]

1#


“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是古人推崇的共德。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毕恭毕敬地问老师什么叫“仁”?老师只告诉他两个字:“爱人”。关爱别人叫“仁”。那么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你自己要有所作为,也要帮助别人有所作为;你自己要实现理想,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了。中国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传统道德。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曰:“礼之用,和为贵。”这种“和”,体现在接人待物中为“和气”,体现在人际关系中为“和睦”,体现在价值取向上为“和谐”。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他尊礼、守礼、行礼,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一种自我修养。当做官的人、穿丧服的人,还有盲人,路过他面前,不管这个人多么年轻,他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要从这些人面前经过,他就小步快走,表示对这些人的尊敬。孔子在其他场合也是这么做的。《论语·乡党》记载:“乡人饮酒,杖者出,其斯出傩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乡亲们一起行乡饮酒礼,仪式结束后,孔子总是要等柱手杖的老人出门后,自己才走,绝不与老人抢行。乡亲们举行驱除疫鬼的仪式,孔子一定要穿着朝服,恭敬地站在东面的台阶上。

分享 转发
TOP
2#

“仁”,就是二个人字,从这个字的形我们看到了这个意思。那为什么这样写这个字呢,古人的意思是什么呢?我认为这是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害人人,人人必将害我。”的简写。这句话中两次使用二人组合。所以就是仁的意思了。仁是道的一种。
TOP
3#

“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是古人推崇的共德。

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仁”是以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旨归;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

调人的内在道德修养。

仁者爱人,这是孔子思想也是儒家学说的最高道德概念,是儒学所主张的爱的方式。

TOP
4#

我支持

“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TOP
5#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几千年,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尽管如此,儒家文化精华对高校人文素质的提高仍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当前高校教育偏于重视科技素质的提高,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高校要引导学生汲取儒家文化精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em07]
TOP
6#

仁”向外产生“润物”的作用,根源是在内的,方向是指向外的。爱之发用,由近至远,必依一定理路,仁爱并不仅仅是爱自己的亲人,把其他人都排斥在仁爱的对象之外。孔子是把爱亲作为仁爱扩大的基础,仁爱的本质就决定了仁爱必然要得到无限的扩大,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em07]
TOP
7#

仁者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
TOP
8#

“仁者爱人”的涵义有二:
一是就人和物的关系而言,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孔子言“君子不器”,具有人格尊严的人(君子),不能将自己混同于自然界的任何器物,人的价值高于物,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
二是就人和人的关系而言,应当互相尊重和互相亲爱。人与人间的普遍仁爱应以自然的情感为基础,既要自尊自重又要互尊、互爱、互信。墨子主张:“兼以易别”,否定爱有亲疏尊卑的差别。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即忠恕之道。
TOP
9#

何为“仁”?想要当“仁”者又应该要具备哪些要素呢?

首先,“仁”者应该是充满慈爱之心的,应该是对人很友善的,要对世界都充满爱!

其次,“仁”者应该是十分智慧的,只有聪慧之人,才能看懂和悟懂世间的各种道理,才能去创造出更美好的东西!

TOP
10#

当代中国社会的用人,有点象曹操,不太像孔子,重才不重德。如果你不信这个论断,看看有多少腐败分子是带病提拔的?有多少撤职官员是随便复出的?有多少地方官员是狂抓GDP的?有多少飞黄腾达是惹得民怨沸腾的?……
TOP
11#

儒家从重视民生出发,倡富民思想。儒家经典《周礼》提出“保息养民”的六项措施,即“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富而安之,体现了儒家早期的富民思想。孔子提出富而教之的思想,“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使众多的人民生活得到满足而富裕,然后施之以教,使人民有道德。把富民作为施教的前提和基础,可见对富民的重视。孔子还把富民与利民、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利益联系起来。他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强调利民、富民、保民、爱民,体察和顺应民心的向背,这是儒家富民思想的特征。孟子还设想,物质财富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满足,百姓还有不仁的吗?他说:“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满足了百姓的生活需求,使之富足,就会使民众达到仁的境界而国安。而民穷则争,争则起暴乱,国难以治。可见民富才能国安,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民富而国富,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点。
TOP
12#

    “仁者爱人”的涵义有二:

      一是就人和物的关系而言,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孔子言“君子不器”,具有人格尊严的人(君子),不能将自己混同于自然界的任何器物,人的价值高于物,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
      二是就人和人的关系而言,应当互相尊重和互相亲爱。人与人间的普遍仁爱应以自然的情感为基础,既要自尊自重又要互尊、互爱、互信。墨子主张:“兼以易别”,否定爱有亲疏尊卑的差别。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即忠恕之道。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