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德修善是中国传统道德中行为道德的主要内容。儒家经典《易·坤·文言》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弑君弑父之大祸,决非偶然爆发。小恶出现,不加防范,逐渐积累,终成大乱,乃势所必然,《易·系辞下》又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要成就功名得慢慢积累善行,遭灭身之祸是由于罪行积累所致。善小而弗为,恶小而为之,量的积累必将导致质的变化,以至于罪大恶极“不可解”的悲惨下场。这昭示人们,劫凶去祸并不神秘,往往取决于人们自身行为的善恶。趋吉避凶的过程也是积善远恶的过程,人们以善恶作为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自觉选择美善之行,必定获得吉利的结果,《周易》积善远祸的利害观,与佛教“因果报应”观念融合在一起就成为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心理趋势,影响着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舍。
积善还是积恶,是人们的现实行为过程,它不仅和个人利益有关,还关系着国家的兴亡盛衰,唐代李世民还将“积德行善”的价值观提高到事关国家兴衰的高度,他在《教诫太子诸王》中说:“有国有家者,其兴也必由于积善,其亡也皆在于积恶。故知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然则祸福无门,吉凶由己,惟人所召,岂徒言哉!”可见积善不仅是个人德行修养的小事,也是安家兴国之策的秘方。
怎么积善呢?其实,积善之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它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琐事之中,中国传统行为道德一向主张扶危济贫,赞扬雪中送炭,助人为乐的美德,提倡体恤穷人疾苦,讲究礼仪人道等。“善”的性质有真假之分,行善利人出自公心,是真善;行善利人出自私心,是假善,无为而为者是真善;有为而为者是假善。“善”也有是非曲直,善应该不论现行一时,而论久远影响,不论个人一身,而论公行天下。一时做一点小善举,却给以后留下很严重的不良后果,怎么能说这是“善举”呢?有人出于善心,盲目行善,却干了不好的事,有人出于恶意却干成了善事,这样,善就有了是非。
“善”还有大小,难易之别,志在天下是大善,只在一身是小善。有财有势者,施小惠容易;贫贱之人,生活艰辛,能够行善,则更加可贵。世间万事万物是复杂多变的,影响行善的因素很多,只要有行善之心,就可以“步步是德,步步可积”,无财无势可积,富贵发达时也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