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之解 [复制链接]

1#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是贯穿儒家思想的主线。无论关于政治的论述,经济的论述,法律的论述,或是伦理的、哲学的、教育的论述都体现了“仁”的精神。“人者,仁也”,在孔子看来,“仁”是人最高的精神追求,是做人最高的道德标准。


“仁者,爱人”孔子认为,仁者,就是爱人。韩愈亦云:“博爱之谓仁”,仁,是对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建立在自重、自爱、自强基础上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其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一个人唯有存有仁爱之心,才能肩负起自身的责任。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仁者,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泛爱者,而亲仁”,仁者,爱周围之人,将爱推而广之。当然,儒家主张的仁爱是有次序、有等级的仁爱,而非博爱或兼爱,爱人、爱万物亦需讲求亲亲、遵贤之等次,如孟子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孔子认为“仁”是自身真性情的流露,“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在我也。巧言令色矫饰以魅悦于人,非真性情的流露,“刚毅木讷”之人,质朴、纯真,有真性情,故“近仁”。“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所以仁者,性情为真,流露合理,有所偏而为过。


“夫仁者,己所立而立人,己所达而达人”仁者,要为人着想,推己及人。“己之所欲,亦施于人” 尽己为人,可谓之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强加于人,可谓之恕,两者聚合,乃“忠恕之道”也,此乃“仁”付诸实践的途径,亦孔子所谓之“仁之方”。


“欲人而得仁”仁者,要自律;“即礼求仁,以礼养仁”仁者,对待自己或他人都要约之以礼,自觉地循礼行事。


“仁”是“自爱”和“爱人”的统一,是“为己”和“为人”的统一。仁者,要弘扬爱心,追求两心协调。仁者并非生而好仁,故要为仁者,需要一定的修为。孔子认为,天地是在成就自己的基础上才成就了万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仁者,首先是成就自己,而后才能成就他人。“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智)也。”成就自己,是仁德;成就万物,才是智慧。故要为仁者,需由学习完善自身人格,提高自身修养,增加自身智慧。

分享 转发
TOP
2#

孔子说:“仁者爱人。”仁者是人格成熟的人,他的表征是能够爱人。
  一个人的成长,除了生理的体格发育成熟之外,也包含心灵人格发展成熟。能够不怕别人的打击批判,能够自我肯定,人格独立。而且能主动无私、不求回报地爱别人。
 这样坚强的成长力量从哪里来呢?我们体格强壮,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能量由物质资源提供而来。人的心灵力量则由感情资源得来。他需要充分的被爱,长大成人后,才有力量去爱别人。
  在面对人生两大需求:物质资源的需求,让身体发育成熟;感情资源的需求,使精神人格发展成熟。以中国文化传统看来,不如说是更重视感情资源的提供,重视每一个人精神人格的成长。
TOP
3#

仁,是中国人文历史特有而又独具意蕴的哲学思想和人伦方式,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仁的词语虽然未曾明言人权、民主、自由等字眼,但包含在其中。仁同世界人文思想相融,并共同构成自古至今及未来世界的先进人文基础。仁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全人类的。仁的思想含义既广又深,概括着人类生存的所有问题,包括当代世界和未来世界人类生存发展所要具备、所要解决、所要补充、所要完善的所有问题,仁是全面整体系统综合思考当代问题和未来问题,并以正确的、尽善的、和谐的方式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关系,使人得以全面健康的发展,以构建和谐文明社会。即使人类文明到了高度发展阶段,仁还是需要的,它的价值使命将是提高和实现更高性质上的人生意义。
TOP
4#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对于“巧言令色”,朱熹给的注解是“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以其言为好,以其言为善,因此就努力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以讨得对方的欢心。孔子也认为花言巧语讨好取巧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心的。作为仁者,不仅要爱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还要避免花言巧语的可以取悦,真诚为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