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仁义之师”这四个字,不少人会觉得那是军队乃至是国家的一种最高境界,所谓“仁者无敌”便是了。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国君,称作宋襄公,打着“仁义”的旗号要当各个国家的霸主,与强大的楚国发生冲突,受了楚国的恶气,由于宋国小,不敢找楚国报仇,便拿楚国的小兄弟撒气,派兵攻打郑国,没承想,楚国出兵救援,攻击宋国,于是,宋国被迫与楚国交战。交战开始时,楚军渡河,宋襄公臣下建议,趁楚军渡河时迎头痛击,可是宋襄公却拒绝。理由是“咱们是讲仁义的国家。敌人渡河还没有结束,咱们就打过去,还算什么仁义呢?” 当全部楚军已经渡河上岸,正在乱哄哄地排队摆阵时,宋襄公臣下又建议,抓住有利时机开展攻击。宋襄公还是不同意并责备建议大臣说:“你太不讲仁义了!人家队伍都没有排好,怎么可以打呢。”直到楚军完成所有战斗准备,一个冲锋便将宋国的仁义之师打得丢盔卸甲,宋襄公也受了伤,回国后不久便郁郁而终。
这故事很搞笑,前期看,宋襄公一点都不“仁义”,以一个小国之力,便痴心妄想地想做中原盟主,可见野心像猪油似的蒙住了他的心;受了楚国的气,却把报复施加给更加弱小的邻国,欺软怕硬,弱肉强食,哪里还有“仁义”呢?宋襄公偏偏把“仁义”慷慨地专赠最强大的楚国,这种“仁义”又价值几何呢?
“仁义之师”的核心是“仁义”。“仁义”很早就有流传,后由儒家大肆提倡。“仁”由孔子发扬光大,子曰:“不爱人者不仁”、“不能克己复礼者不仁”。于是,爱人,和克己复礼便是“仁“的基础标准了;“义”则因孟子而登堂入室,孟子认为“义”是人们的“羞恶之心”,其规范是:“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于是,在孔孟的推广下,仁义就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的价值准则,谁标榜了“仁义”谁就站据了道德的制高点,而这种制高点就是精神领域的合法性,也就是“名正言顺”了。
孔子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我们终于看明白了,原来,“仁义”就是将是非标准以及他人的生死荣辱都捏在自家手里来翻云覆雨,天下怎能不归一呢?由此,我们也连带理解了前文宋襄公所谓仁义之师的核心价值了,他当霸主就是“仁义”,别人反对就是不仁不义,差不多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些被鼓吹出来的“仁义”,将社会的常态的各种人群人为地区分为仁者与不仁者,以一个集团的主观好恶来决定取舍分类,无疑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升级,也对社会正常秩序的巨大破坏,其本源无非还是谋取社会利益的最大占有。所以,老子早就对仁义做了批注:“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又所以,鲁迅先生在“仁义”中看到了吃人。
人类社会自始至终地存在着利益纠葛,可是,最怪的现象则是谋取利益的方法。应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追求利益的,然而,绝大多数人都不承认自己谋取利益。按照孔子的原则,就是不敢当小人吧。最讽刺的事实却是,绝大多数利益和仁义的纠纷中,利益往往都是胜者,宋襄公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再回头看看孟子的“仁者无敌”,忽然发现,其“仁义”的核心说的也竟像是利益分配与待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