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非常明确地阐明“仁”的本质就是“爱人”。这可以推及至为政者和君子、士人,作为“仁人”的至上标准,并成为儒学中慈善的本质指导思想贯行几千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高出生命的价值取向,推崇“仁”道,实现“仁”人的自我完善,其所带来的作用和影响无疑是十分巨大的。
“泛爱众,而亲仁。”作为对弟子的基本要求排在“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之前,作为治学修身的前提,鼓励年轻人牢固树立博爱仁厚思想。“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又强调人的内心只有充满仁德才是美好的,不能选择与安处于仁德的修养,怎么能取得高尚的智慧呢?只有内心向仁、安于行仁的人才算得上“仁”者,同时也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发扬促进“仁”。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仁”者具备明确的是非善恶的道德观念,“仁”者能够亲近喜爱有品德的人,厌恶和拒绝品德低劣、乏善可陈的人。如果真正立志于“仁”,就不会有不良的思想言行了。在这里把趋善避恶、爱恶分明作为了“仁”的重要内容,做到如此才能人人向“仁”。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仁”作为人的道义责任和追求,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要求人有一颗慈爱宽宏之心,自己想要成功也要使他人成功,自己要通达发展也应使他人通达发展。这要求人从内心将“仁”担当起来,推己及人,矢志不渝。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的高尚境界。如说“仁即爱人”是“仁”的动力或表现“仁”的过程,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从自己的欲望和要求的角度确定“爱”的内容,约束自己以行“仁”。要做到自己喜欢的、善良的东西就衍及他人,自己不喜欢的、丑恶的东西就不要加于别人。以自己的利益和感受行其“恕”道,使“仁”完全发乎自身,实现真正“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