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智统一”的思想人格 [复制链接]

1#

儒家学派用“仁且智”来称道孔子的人格。《论语》一书中,孔子有多处是将“仁”与“智”()并举。“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知者不惑,仁者无忧。”(《论语·子罕》)子曰/FONT>“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对此儒家学派用“仁且智”来称道孔子的人格。孟子说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FONT>“夫子圣亦乎?”孔子曰/FONT>“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FONT>“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荀子说/FONT>“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德与周公齐,名誉与三王并。”(《荀子·解蔽》)由此可以说明,孔子的仁智统一学说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孔子的目的是要以“知”()辅“仁”,以“知”()利“仁”。他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外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也就是说,他的目的不在“知”()本身,而在于促进与彰显“仁”。换句话说,孔子是要让“仁”与“知”并举,以知()利仁,培养一种“仁智”双修的理想人格。


  正如冯契所说孔子提出“仁智统一”学说,就是要在社会伦理关系中来培养理想人格。仁智统一,意味着人道(仁爱)原则和理性原则的统一,伦理学和认识论的统一。孔子讲认识论主要是讲伦理学(“知人”),而讲伦理学也是着重从认识论角度来考虑(“未知,焉得仁?)。这里也包括着这样的意思:人的道德规范是根据理性原则来的,真正的道德行为是自觉的,而这种自觉性来源于理性认识,正是根据这一点,人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而成为有道德的人。


  四、怎样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把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作为教育的目标,他自己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品德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学而不厌可谓智也,诲人不倦可谓仁也。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一是靠教育靠别人的帮助,二是靠自己主观努力。孔子从未承认过古今人物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是生而知之者,而他自己也明确声明:“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既然现实中没有生而知之者,那就只有通过学习---受教育。因此,孔子注重师友的帮助,“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选择居住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孔子诲人不倦很善于启发学生动脑筋,并进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这确实有利于人的理想人格的培养。

  “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的培养,除了靠集体的帮助外,还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因此,孔子很强调立志:“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一个人只要有崇高的志向,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定不移地努力,那就一定可以做一个仁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一个人始终不渝地志于仁,从事于仁,不断提高认识和觉悟,就可以达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的思想境界,在必作出牺牲时可以杀身成仁。[6]P93这种坚持原则,勇于为理想而斗争的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