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孔子的“仁” [复制链接]

1#

对于“仁”,最早是在《论语》中读到的,它在论语里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可是,这样看来,“仁”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好象很远,但是,我对《论语》中的一句话特别好感触,我认为,它很好的阐述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分享 转发
TOP
2#

儒家“忠”的思想主要阐述的是臣民对君主和封建王朝的关系,它蕴含丰富的含义。首先,儒家之“忠”体现了君臣关系的双向要求。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强调“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也宣称:“君之视臣为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为犬马,则臣视君为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其次,“以德服人”是儒家之“忠”的又一个前提。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最后,儒家之“忠”与“诲”紧密结合。孔子曾说“忠焉,能勿诲乎”,讲的是忠于国君,就要批评国君和向国君劝谏。后来儒家关于臣民事君之道中有“勿欺也,而犯之”之说,讲得是君臣相互间对不同意见的要进行商榷,当然也包括臣民“诲”君主之意。这就是儒家只仁,也许我们对它了解了不能用之于国家,但我们可以更好的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品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