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哲学主要是伦理思想,中心是一个仁字。仁就是人们相处时已更改具有的一种美德,孔子把它提到伦理哲学的制高点。他认为仁者必须出于本心、不事虚饰,“能好人”“能恶人”,“巧言令色鲜矣仁”;仁者必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做到最好境界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是尧舜都难以做到的,这就注定了仁所为时代的不接受性,而这仁主要是仁政由主要是针对统治者而提出的,对一般民众有多少可行性呢?孔子以追求上层统治着先达到仁的境界再施以仁于民而达到人民和睦社会和谐,所以就注定了仁的思想只能在上层阶级中徘徊而不为更多民众所明白。
仁的社会实践是“礼”。“克己复礼为人”,节制住人的个人感情好恶,把一切的行动归到礼的标准上来。在这个基础上,孔子讲了很多关于礼的内容,如爱人、恭敬、含蓄、谨慎、制欲、刚毅、朴素等等。而这些仁的方法和仁德表现都为要达到“复礼”“归礼”的政治目的。从表面上看孔子认为每个人都要达到仁或具有仁,而他也说过“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也说明仁是具有阶级属性的。仁政只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社会的手段或方法,其具有高尚性而不能为平民所接受。而其以仁代替严酷法规,就注定了他徘徊于上层统治的边缘的悲惨结局。
[em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