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专业:09文秘一班 姓名:李秋媛 学号:09311001
时间:2010年10月15日
电话:18608718581 |
卷一 仁
“仁”按孔子的解释是:“仁者爱人。”韩愈将“仁”定义为“博爱”,仁即是爱护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仁爱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观念。
孔子的“仁道”思想的来源就是周初的德治思想。春秋时代“仁道”思潮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即亲亲、忠君、复礼和爱人。孔子的主要贡献是把“亲亲”和“爱人”统一起来,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忠恕之道。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认为“仁”是一种道德范畴,伦理概念,他提倡“仁道”一体,“仁”是人生的一种精神境界,而且是最高的境界,“道”是天地万物发展的规律,要“仁”“道”一体,融会贯通。在冯友兰先生的基础上,郭齐勇先生提出“仁”的人格境界论,指出“仁”就是在“道”的境界中彰显了人的终极性。郭先生强调仁与圣是统一的,圣是仁之极至的境界,仁是圣的内在精神,圣通过仁而下贯。李泽厚认为孔子的“仁道”思想是一种整体模式,它由四个因素组成,诸因素相互依存、渗透或制约,从而构成了一个颇具有特色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心理结构,在塑造汉民族性格上留下了重要的痕迹。构成这个思想模式和仁学结构的四个因素分别是: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和个体人格。四个因素相互制约,构成有机整体,其整体精神特征是“实践理性”。葛兆光认为孔子把人之性情的善根善因追溯到了血缘亲情,认为这种真挚的血缘亲情是符合道德理性的,它是善良和正义的源泉与依据,所以说它是“仁之本”,人有了这种真感情并且依照这种真感情来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就有了“爱人”之心,从爱此到爱彼,从内向外层层推衍而形成了仁者的爱人之道。马振铎先生主要是从中国哲学发展史的视角对孔子“仁道”的哲学意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在春秋末期孔子对崩溃中的礼乐文化进行了反省和理解,仁是对礼乐原则的概括和抽象,仁是礼乐的精神实质,仁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孔子以仁建构起来的哲学是关于人的哲学;“仁道”既是“人道”,围绕这个问题,孔子阐述了“修己”、“安人”之道,以“人之为人的本质”界定孔子之仁,赋予孔子“仁道”以丰富的哲学内涵。李景林先生的主要观点是,孔子之仁,是人格,注重孝悌,强调血缘亲情乃是人的真性情之最切近人心的表现。他认为在孔子的“仁道”思想中,仁是关于为人之本的理想人格,强调人格力量感化人,“道”是指天人合一、天道相贯通为其极致。丁为祥 先生认为,孔子的“仁”蕴涵在人的日用常行当中,其中包含着人的最高本质“仁者,人也”,仁就是人的本质,“道”是“仁”的规律,人的行为蕴含着“仁”的巨大张力,认为孔子的仁既切近现实又包含超越性的指向,在现实关怀与超越追求的统一中,彰显“仁道”一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