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儒学的中心词汇中,“仁”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的。后世对于“仁”的解释大多诠释为“博天下之爱”。这样的解释让我失望。虽然儒学倡导礼乐等原则和忠孝等情感。但是《论语》有云:“仁之不行,如礼何。”因此,我认为,作为整个儒学中心的“仁”,应该不会那么肤浅。我所认识的“仁”,是一种思想境界而不是处世原则。应该是研究儒学到了很深境界后的思想境界。平静,不浮躁,但是在无意中可以指引出一条出路。那样才是完美的德行。而我们现在所说的“仁”,其实是受到了墨子“兼爱,非攻”的影响,和孟子的所谓仁义之道。当然,我认为,孟子的思想,实际上背离了孔子的初衷。我为什么这么说?《论语》中孔子在“颜渊”篇中对于“仁”的解释各个不同。而不是孟子的“为长者折枝”,更加不是汉儒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通过对于自身的修养而达到仁者的境地。也就是所谓的“仁者无忧”的境界。博爱天下固然可以使胸襟高人一等,但是这并不是“君子”乃至“圣人”的唯一标准。请注意,不是“唯一”的标准,是标准之一。那么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究竟,仁是什么?我的观点是,其实“仁”有两重境界。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下仁”和“上仁”。我们通常所说的仁,实际上是“下仁”,也就是“外仁”。庄子猛烈的批判的仁,古今仁人志士所追求的“仁”。还是我们中国对外宣称的仁。便是这个仁。说它下,不是说它不好。中国山水哲学里的下都不一定是坏东西。只是说,它没有到达最高的境界。以孔子的话说,就是到了光明正大,但是没有到玄虚飘渺的境界的修行。那么,这样的仁,便注定有不完美的一面。我们说人假仁假义,庄子(或者是他的学徒,未确证)说窃国者为诸侯,也就是这个下仁。千百年来,各种学派之间常有攻讦,有时就是对于这个下仁的认识的全面化而未觉醒孔子的仁是什么仁。孔子的仁,应该是上仁。我为什么这么说,孔子对于司马牛是这么说的。“仁,其人也纫(找不到原字,找个白字来替代吧,请见谅)。”难道兼爱天下的人就一定是哑巴?孔子又说:“君子耻躬不逮言也。”很明显的就是个人的道德修养。我们都同意孔子的思想中人治比较多。统治者(这样说不好)应该对于自身素质要求极高(论语中多处提到,不赘述了,日后再说)。那么孔子的仁,便是指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到很高的境界,然后再治理天下。这样,才能海清河晏。那么,这里不仅仅要求人要有一颗爱人之心,更对士作出了很高的要求。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说管仲不知礼,但是却“仁”。(管仲不是主动去爱人,而是在治理国家的时候遍及人民。让人民生活好了。)这里的仁,已经不仅仅是下仁这么简单一回事了。(当然对于管仲下仁居多一点,不可否认)南怀谨先生用佛学的观点来解释儒家,很多人认为不可置否。但是我认为这个样子,可以跳开孟子学说和程朱理学的桎梏。网上有位朋友说孔子的思想不等同于儒学。我很赞赏。我认为,儒学的东西,很多都已经不是孔子的学说了。而我们应该学的,也是真正对得起儒学名称的,看起来应该还是孔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