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朱熹诞辰877周年之际,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福建省文化厅和南平市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的“朱熹‘人与自然’和谐论坛”于近日在武夷山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人与自然如何能够和谐、
朱熹的生态伦理思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人与自然如何能够和谐是这次论坛的重点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蒙培元认为,宋代程颢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学说,确定了仁的普遍性原则,。朱子非常重视“万物一体说”,但他主要是从仁的实现即普遍“爱物”的意义上理解这个学说的。他认为“万物一体”是仁的结果,并不是仁的存在状态。仁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必须“克己复礼”即克去“已私”而后公,公而后仁,仁然后才能“万物一体”。人与自然界能不能和谐相处,这取决于人类的活动。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林宏星认为,人对待自然万物,一方面无疑要依仁即生生的原则处之,以利物、生物、成物作为我们行为的出发点,但并不意味着人面对自然万物只能厚待而不能利用。“取之以时,用之有节”乃是朱子格物说中处理人与物的根本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任密林认为,朱子提出“仁者,天地之心”的思想。天地以生物为心,所以其生生不息,人物得此天地之心而为心。正因为人物皆得天地之心,所以他们都能表现生意。朱子所说得生意即是仁,顺着“仁”这个根本,则能爱亲、仁民、爱物,最终达到无所不爱的“万物同体”的精神境界。
朱熹的生态伦理思想亦受到与会者的关注,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品端认为,朱熹在处理人与万物的关系上,将人类道德从人际关系之间向人与自然之间推及,提出了“以事亲之道以事天地”、“视万物如已之侪辈”的生态道德,并且是“由近以及远”、“自易以及难”的道德实践。武夷学院副教授朱平安指出,朱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有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强调“知行合一”,非“知”不能使“行”成为文化自觉,非“行”不能使“知”具有实践理性。而其要则在于重新建立一种以“天人合一”为价值取向的、以实践理性为基本特征、融道德理性和道德实践为一体的理想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和谐与统一。
此外,与会学者还从文学、堪舆学和旅游等方面考察了朱熹的生态和谐思想。武夷学院教授杨国学认为,朱熹人与自然和谐的意识,不只是渗透在其博大精深的理学思想中,而且熔铸于其文学创作中。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编审林振礼从堪舆学角度出发,认为朱熹人居环境理论的核心是自然之理与生生之理,其审美以屈曲生动,均衡界定、视听无邪作为抉择标准,以天、地、人和谐为依归,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论。所谓生态与审美,不仅应包括自然环境,也应包括社会人文;既要关注理性,也要关注情感。武夷学院副教授兰宗荣认为,朱熹旅游生态伦理思想是以民胞物与、赞天化育天人和谐的生物之心为出发点,以比德山水、诗因景兴、玩物适情、动息有养、即物穷理、和乐圆成等游道合一的生态伦理的认识与审美为目标,以自然、人文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手段的旅游主客体和谐相亲的伦理体系。它对我们当今的旅游业的和谐发展有许多启发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