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爱 [复制链接]

1#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人学,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被推崇到独尊的地位,这绝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优胜劣汰,历史选择的结果。我们并不否认,儒家学说在汉代以后被统治者利用,作为奴役人民的工具,这是它得以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孔子的仁爱思想深深地扎根于广大民众之中,不要说广大知识分子,既使是在深山僻野中,目不识丁的老百姓也能说出几句孔子的名言,孔子的思想也一代又一代地影响着他们。对于这样的现象,是不能简单地用统治者愚弄老百姓来解释的。


胡锦涛同志在总结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经验时指出:“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地震灾害发生后响彻在中国大地上的最强音。中国共产党人最博大的爱就是爱人民,最深切的爱也是爱人民,最真挚的爱还是爱人民。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回顾抗震救灾中伟大仁爱精神所显示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不禁使人追遡到2500多年以前。正是先哲孔子,把人与人之间这种真挚的情感凝练成一个字:“仁”。他用“仁者,爱人”把蕴含在人性中最光明最珍贵的精神揭示出来。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悌、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其中孝悌是根本。几千年来,爱生命、爱亲人、爱朋友、爱大众、爱国家,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这种精神又升华成为爱祖国、爱人民、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成为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坚强团结的纽带,成为任何艰难险阻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就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那么,孔子的仁爱思想因何能持久广泛深入地传承呢?我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具有深厚的人性根基,符合人们的真情实感。

分享 转发
TOP
2#

中国曾经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领跑世界,如今却只能当个第三世界领袖,还不见得都买账。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衰落肯定有多种原因。但是其中一定有一条:道德崩溃。西方的传说,上帝为什么发了大洪水?还不是因为人们淫靡堕落吗?而中国历史上,那些有名的末代皇帝,夏桀、商纣、秦二世、陈后主、隋炀帝、徽宗钦宗……哪个不是败坏了道德招致亡国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