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爱”思想所透射出的“爱人”的理念是根据人性经验的历史表现而建立起来的,其目的在于对个体和群体进行伦理精神的引导, 并试图激发人可能的伦理实践能力。这就是说,“仁学”在理论上具有践履的可能性、现实性。在文化多样性日益 凸显的当代社会,深入分析孔子“仁爱”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其特质,对当今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它所透射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因子,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结构中最深刻的部分,已经影响了也必将继续影响中华民族未来的文化发展结构。在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深入探究孔子“仁爱”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构建适合中国未来发展所需的人文主义精神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孔子“仁爱”思想的人本主义特征,主要体现在 其“仁者爱人”的理论阐述中。“仁者爱人”的伦理思想,不仅体现了“安伦尽分”的理想社会发展模式,反映了“天下达仁”的理想道德境界,而且在很 大程度上也体现了“为仁由己”的主体能动性原则。孔子的“仁爱”思想在抽象意义上体现了人的类主 体性、群体主体性及个体主体性特征。“仁爱”思想所体现的这种有关人的存在样态的主体性理论,对 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无疑仍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时,既要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也要在此基础上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进而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可能。这是因为 ,“孔子的这种则天思想一方面包括了其对外在天命理则的客观性承认,而另一方面,他又肯定了作为主体的人可以通过对天 之理的认识来为现世的人生服务。”[7]34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时,孔子“仁爱”思想所透射出来 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原则及以自我为本位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群己伦理关系原则,对今天 正确处理国与国,乃至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无疑仍起着“金规则”的作用。 “为仁由己”的“仁爱”思想,不仅凸显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主体性伦理原则,而且也折射出了处理人际关系时主体身心关系问题。这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与仁,游于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 至矣 ”(《述而》)的忠恕之道的修养方法。这种忠恕之道的修养方法所体现的,提升个体道德意识、完善 个体德性的“仁爱”思想,对当今社会加强个体道德修养和公民道德建设无疑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一种道德思维、道德活动方法,忠恕之道具有合理性与普遍性。他强调将心比心、推 己及人,是人类从道德上把握人与人关系的特有方法,在伦理生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93 孔子“仁爱”思想的人本主义特征不仅可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实践层面的伦理学思想资源,在理论层面上仍有重要的学理任务需进一步作出合乎时代发展 的阐释之必要。诚如有学者所说的那样 :“由于种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仁学的意义和效用今天远远未 能彰显出来。 ”[2]9从阐释学的理论视野来看,孔子“仁爱”思想所 透射出来的人本主义特征,有可能使未来的仁学研究在三个方面作出新的理论贡献。首先,可以作为有关个人信仰的人本学,其实质内容以“爱”为人生目标和过程,并有可能为大多数人所信从和实践[9] 。这是因为,“仁爱”思想本身所透射出来的是一种“爱人”的人本学特征;“爱人”的仁爱思想构成 了孔子“仁学”的核心。这种人本学特征强调“为仁 由己”的内部伦理生境和“因仁而礼”的外部伦理生境的双重互动。内外两重生境的互动有可能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法治建设、德治建设的学术资源,并为个体德性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解释空间。其 次,孔子“仁爱”思想生成的实践本性,又表明仁学本身也是一门社会伦理实践学。孔子“仁爱”思想 的实践性表现在“仁学”思想反映出来的“明知不可而为之”的积极人生态度和“我欲仁,斯仁至矣”的 积极道德意识,这些都有可能为今天的道德理论建设提供学术滋养,并有可能为社会和精神事业的发展奠定认知和信仰的坚实基础。最后,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实践,对“仁爱”思想作出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阐释,也有可能为未来人文科学的整合提供价值论和方法论基础 。“孔子的仁爱思想有可能在世界文化整体内发挥一种基本精神方向上的引导作用。仁学由于其伦理学基本性结构而具有了时空普适性,并有望与各种现代社会文化因素有机地 互动、以更有效地扩大其精神影响。”[2]40由此观之,孔子“仁爱”思想所透射出的人本学特征既在历史 中存在着、表达着,也必将在被继续表达的历史中不断地产生着新的意义和新的效果。在当代社会,面对复杂的社会发展环境,从阐释学的理论视野,对孔子“仁爱”思想作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阐释,不仅能为提升个体道德素养提供“爱人”思想的新材料,而且也有可能为实现个体至善和社会至善的幸福生活提供新的价值源
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