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坛 [复制链接]

1#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韩愈将“仁”定义为“博爱”,仁即是爱护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仁爱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观念。仁爱是以人的良知、善良本性为根本的爱,不同于功利原因的爱或者基本本能的爱。仁爱以人的良知为基点,慢慢扩展而形成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人民、爱天地万物四个层次。孔子明确指出仁爱的行为准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仁爱的对象从亲人推向人民,推向天地万物。“仁”是“礼”的内在精神,“仁”是“信”的必要前提,“仁”必须与“智”相统一。守住“仁”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相互关爱、重良知、重道德的民族品格。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我们与人相处时,能够融洽和谐,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孟子在两千三百年以前就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关于人的道德本性的最完美的描述。“冯谖客孟尝君” 讲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士,门下有食客数千人,其中有一个叫冯谖,冯谖在孟尝君家曾弹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等歌,因而冯谖食有鱼、出有车、他的母亲也得到了孟尝君的照顾。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吧,怀着一颗坦诚的心真诚的对待身边的人,让我们的生活充实快乐而有意义,相信仁会给我们带来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后编辑若水微香 最后编辑于 2015-06-25 21:01:21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