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庄子讲仁 [复制链接]

1#
《外篇·天运》中商大宰荡问仁于庄子。庄子曰:“虎狼,仁也。”曰:“何谓也?”庄子曰:“父子相亲,何为不仁?”曰:“请问至仁。”庄子曰:“至仁无亲。”
大宰曰:“荡闻之,无亲则不爱,不爱则不孝。谓至仁不孝,可乎?”
庄子曰:“不然。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此非过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夫南行者至于郢,北面而不见冥山,是何也?则去之远也。故曰: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夫德遗尧舜而不为也,利泽施于万世,天下莫知也,岂直大息而言仁孝乎哉?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不足多也。故曰,至贵,国爵并焉;至富,国财并焉;至愿,名誉并焉。是以道不渝。”
庄子说仁性,连虎狼都有,但虎狼之仁算不得大仁、至仁。因为虎狼的仁只在父子关系时有效。所以庄子说“至仁无亲”。庄子说无亲,并不是不亲,因为不亲则不孝。“夫德遗尧舜而不为也,利泽施于万世,天下莫知也,岂直大息而言仁孝乎哉?”实际庄子“至仁”这个概念里已经涵盖了亲孝,并不是说你可以不亲不孝。
庄子说:“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不足多也。”这里庄子反对把仁义当成一个外在的标准。当成外在的标准,就不是顺之了。为什么当成外在的标准就不是“顺之”呢?,有人解释“德冒”这个概念的时候说“人们就会因为你露出展示的德行,而舍己逐彼,这样,人人就失去了各正性命之情的本道,而竟相争逐他人所展示的德行。”
我认为庄子希望以“自然”为仁义,故“逍遥”、“齐物”、“无为”。孔子的仁义是“纲常伦理”,是一种对于自己与他人的定位。孔子讲到了不同情况下的社会伦理道德关系是什么样,庄子说明了该怎么处理这种关系。以道观之,庄学不是排斥仁义,而可以是对于仁义有所反思。
那么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