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武科大 [复制链接]

1#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译: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长久处于贫困之中,不能长久处于快乐之中。仁者安于仁道,智者利用仁道。”(约:穷困。)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


译:孔子说:“依靠聪明才智得到它,不能用仁德去守住它,虽然得到了,也必定会失去它。依靠聪明才智得到它,能够用仁德去守住它,却不用庄重严肃的态度去对待,百姓也不会敬服。依靠聪明才智得到它,能用仁德去守住它,又能用庄重严肃的态度去对待,但是如果行动不符合礼仪,也不是完善的。”(莅:音粒,面对。)


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译:有仁德而没有理智,那就是知道爱而不能加以区别;有理智而没有仁的品德,那就是知道该怎样去做而不去做。


(节选自:陈杰思著《中华十大义理》(中华书局2008年版)
分享 转发
TOP
2#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