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众德之本 [复制链接]

1#
“仁”的定义是一个宽广的范畴,若想诠释,需要在生活中感悟。如同孔子所说,“仁”是多种美好品质的集合体,。做人做事庄重,就不会被侮辱,尊重别人的人必然也会被别人尊重。宽厚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宽厚是一种美德,是心的至高境界,以一颗宽厚的心去容纳万事万物,那么你的心将澄净如皓月。诚实,这个从小学教材中就被提及的话题,它是正义的象征。勤奋就会有成就,勤奋是成功的前提,功名成就,事业有成,这些都不是凭空而想,更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建立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之上的。勤奋的人才会上进,才会登上成功的巅峰。拥有慈爱的人就拥有一颗博爱的心,他不仅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更爱着那些与自己无关但却与自己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们。爱,是最伟大的,是生命的源头,有爱的人才会快乐,有爱的人,灵魂是纯净的,就让爱来汇集众生吧!

分享 转发
TOP
2#

怎样实现以“和”为基本特征的大同社会政治理想呢?孔子继承周公的“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尚书》)思想,提出了关于“德治”的理论。“德治”也就是以仁德治国的施政学说,其要义是以道德去教化、引导民众,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反对那种单纯依靠刑罚和政令去整治民众的做法。

孔子认为,以仁德治国,主要靠为政者有德。他形象而深刻地指出了“仁德”对于为政者治理天下的重要性:“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这就是说,只有为政者以仁德来施政,人心才会归服,他也就会像北极星居于天之中心(古人当时的认识)那样,具有向心力和号召力,满天的星星都会围绕着它转动。

TOP
3#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TOP
4#

仁包含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他包括了各种具体的宗法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在当时他已经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孔子正是在此基础进一步提出仁的伦理道德意义。
  1.同情友爱:仁心,仁义至尽
  2.果核的最近部分:杏仁儿.
  不仁1)不仁慈,无仁德如不仁不义
  (2)手足痿痹,为能运动:麻木不仁,四体不仁.
TOP
5#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 人的表现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如以仁为本体
  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
  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
  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
  对人则有爱心
TOP
6#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