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感悟老庄 [复制链接]

1#

田 雨

导 言

在中国,佛学是舶来品,儒学和道学是正宗的国粹。

台湾学者南怀谨先生,把统治中国思想几千年,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的儒、释、道,做了一个生动的比较,他在《老子他说》和《论语别裁》中,都做了如是说:

“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三个大店。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

既然佛学是百货店,卖的又是舶来品的印度佛教,要让中国人进去给释迦牟尼磕头,对他顶礼膜拜,还要让中国人买他的帐,就必须得中国化,否则,子曰诗曰的中国人,就决不会买帐。因此,被中国化的是佛学,而不是佛教化的中国。佛教被中国化后,就分成了汉传佛教(汉事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后来,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东南亚,当然,那已经不是印度佛教,而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

儒家虽然是人人离不开的粮食店,孔孟又天天讲“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所以就被历代统治者钻了空子,把孔孟的儒家,当成了统治阶级的御民之术。事实上,当年孔夫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目的也不是象今天人们的旅游,而是到处说服诸侯,帮助统治者出谋划策,叫统治者按照他们的方法统治国家;同时还要说服老百姓,服服帖帖地听从统治者的统治。到了这个时候,老百姓才发现,儒家这个粮食店,完全被统治者垄断了,于是,不得不另起锅灶的大众,就对儒家非常反感,到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即五四运动,大众就公开提出打倒孔家店。

老庄的道家则不然,道家既然是中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那么,吃五谷杂粮的芸芸终生,谁人不生病?所以,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得进几回道家这个中药店,不进不行!因此,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发扬光大的是道学。这实在是老庄的荣光。老庄说自己的道家谁都可以用,所以老庄的道家就不被老百姓反对,至今也没有谁公开提出打倒老庄的道家,把这个中药店砸烂。正因为这样,现如今研究老庄道学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也来凑凑热闹,于茶余饭后感悟一下这个被中国人供奉了数千年的老庄。

老庄占便宜

老庄占便宜,是因为他们的文章。后世之人,上至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都把老庄的道家学说,捧为中国人的圣经。吹捧老庄的人说,老庄是道家的宗师,道家又是中国文化主流之一,代表了中国的全部哲学,或者说,一个“道”字,包含了中国哲学的全部——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学等等一切哲学。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成就了一个数千年的道家,也就成了后人仰视的“中国圣经”。所谓“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就是这个意思。

一个“道”字,是说“怎么办”,还是教人行为方法,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它并不是教人遁入空门,到大“无”的境界中去。如果连自己的身体都忘掉,所谓“得意而忘形”,也就不必为后世讲什么“道可道,非常道”了。可见,老庄作的还是“有”的文章。

老庄的“道”,在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等等各方面,都可致用,它对个人的建功立业和修身养性——修道、养气,以及立身、处世等等,都有大用处。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即“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内在真正实际的领导思想,是黄(黄帝)、老(老子)之学,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在外面所标榜的,即在宣传教育上所表示的,则是孔孟的思想、儒家的文化。为什么会“挂羊头卖狗肉”呢?很简单,孔孟好看,可以使老百姓麻醉,服服帖帖地接受统治。老庄实用,可以提供统治的方法,但又阴柔,不便张扬。统盛世时有老庄,治乱世更少不了老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变动不安、非常混乱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最衰败的,也正是《易经》、《老子》、《庄子》等“三玄”之学最流行的时代。于是有人说,“三玄”之学,是衰乱之书,因为每到一个衰乱的时代,“三玄”之学就会特别受人欢迎。这是因为人们在动乱不安中,失去精神寄托,便求助老庄,希望他们能帮助找到一条出路。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一个不易的法则,每当时代变乱到极点,无可救药时,出来“拨乱反正”的人物,都是道家人物。不过,他们有他们的一贯作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帮助人家打好天下,成功了,然后自己飘然而去。如商汤时的伊尹、傅说,周朝开国时的姜太公,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汉朝开国时的张良、陈平,三国时的诸葛亮,都是道家人物。次如唐代的魏徵,明代的刘伯温等等,还有许多不可知、不可数的道家人物。再看近代的史实,清军入关,所用的方略,领导政治的最高哲学思想,就是《老子》的学术。

当然,老子讲“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也许可以解释为一种自然现象,譬如到了秋天,万物成熟,它自然就该退出这个自然界,而让位于新的生命。为什么可以这样解释?这是老子告诉自己告诉人们的,他在《老子·第十七章》上说得明白——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什么是“我自然”,那就是自然法则,它不是人为的造作,而是人不可逆转的规律。但看后人的行为,他们从老庄的这句话里,诠释的不是自然法则,学到的却是明则保身。

老庄的道家,被人们捧到了九天之上,达到高深莫测的程度,他们该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老庄的道家是主张“无为”和“无己”的。这话不能当真,汉朝史学家班固就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一语中的,说明道家并不“无为”,于世事也是不甘寂寞的。老子在周当守藏室的史官,鲁迅先生说他“博见文典,又阅事变,所识甚多”,所以就“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一个“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就说明老庄道家思想的全部底细。老子有五千言的《道德经》传世,这正说明他的不甘寂寞。做了史官,又写书传世,这就不是“无”,“无”连生命都要忘掉,还能有思想吗?即“无”思想,何必写书!但是,单看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南华经》,也就十分的清楚,他们自己也并没有做到“无为”和“无己”。如果真的“无为”和“无己”了,也就不会再拿着什么《道德经》和《南华经》,去创造什么道家学派,用他们的思想修筑意识形态的藩篱,禁锢人们的大脑。唐朝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诗讥讽老子说: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这是用老子的话回敬老子。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人,反之就不是有智慧的人,可是,老子自己在过函谷关时,一夜就写了五千言。你说他是有智慧的人,还是没有智慧的人?

据说道教的创始人并非是老子和庄子,而是先于他们的杨朱。杨朱讲“无”,比老庄还要彻头彻尾。老庄的“无”,应该是源于杨朱。先于老庄的杨朱,是道家的另一位宗师,主张“无为”,他说:“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并没有什么两样。正因为如此,杨朱更主张“重生”。他的理论核心是“为我”,孟子在《尽心上》说他“杨子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后来成为一句名言——“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从“为我”出发,他主张纵欲、尽情享乐。他主张纵欲的第一个理由是,欲是一种自然的需求,理应得到满足;第二个理由是,人生苦短,应该及时行乐;第三个理由是,富贵与贫贱在死亡面前都一样,不必自我约束。以杨朱为代表的纵欲论对后世影响很大,所谓“人生如梦,为欢几何”;所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所谓“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所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以及统治者无度的性淫乱,在思想体系上都和杨朱的纵欲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是,杨朱只是说而论道,止于语言,并无文章著作传世,因此也就不为外人所知。不但外人不知,道家的门徒子孙们,除了讲房中术时,把杨朱的纵欲论应用到极致,并不尊奉这位有着——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的智慧和明察的先师。

倒是老子有《道德经》传世,庄子有《南华经》成名,所以为道家后世子孙敬仰着、供奉着。但那供奉早已经不是原汁原味,也如印传佛教,到了中国,也就被中国化了一样,道家也在流传中渐渐地被改头换面着。老子之后,道家就有宋鈃、尹文派,田骈、慎到派和阂尹(环渊)派。后来使其昌大盛者是庄周。

几千年来,研究老庄的多如牛毛,流传下来的名家著作就有数十家之多。他们各有说法,各不相同,当然,那都是按着自己的需要诠释着老庄。据说许多外国人,包括日本、韩国、欧美、澳洲等,也都来凑凑热闹,研究起老庄了。那也许就更加改头换面了。尽管改头换面,老子和庄子还是比杨朱风光。相比之下,杨朱是吃了没有文章的亏,老子和庄子则是得了著书立说的便宜。老庄的便宜占得实在是非常之大,乃至数千年来,他们的学说成了中国人的圣经,人人必读,而且还把他们供奉起来,香火世世不断。此等便宜连富有天下的帝王们也望尘莫及。但见那些覆灭了的王朝,“陋室空床,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已然是“荒冢一堆草没了”,还有谁去为它们捧臭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