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每年到寒假时,许多电视台总要播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拍摄的《西游记》,孩童时期被其中的神话故事和打斗场景深深吸引,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西游记》的理解也逐渐加深。
孙悟空由一个自由自在、不知礼节、毫无约束的自然灵性之物,经佛、人教诲,历经千难万险,尝遍喜怒哀乐而成为知礼节、行善举的“佛”。在经历中成长。纵观孙悟空的转变之路,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成长之路。一个人孩提时代无拘无束,尽享喜怒哀乐自然之性,但是随着年龄的成长,外在的约束越来越多,繁缛的礼法、沉重的压力愈加引起更多的烦恼,但是经过无数的磨练,在实践中证得了许多感悟与真理,似乎又觉得成长的乐趣并不局限于个头的长高和力气的增加,而又能在复杂的生活经历中品得立志——克服困难——成功的喜悦,于是在复杂中品味简单,在约束中品味自由,在烦恼中品味快乐是成熟的乐趣。自由——约束——自由,第一个自由是孩童时代的无忧无虑,第二个自由是“忧虑中的自由”,就类似于孙悟空成佛后的那种自由,孔子说:“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快乐的喜悦,还多了一份烦恼的喜悦,只不过这种快乐外在的暂时的表象是不为人所喜爱的,要通过自身的努力除去这层表象,探知本源,这种探知本源的喜悦是恒久而深刻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23 20:41:5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