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东周鲁国陬邑的孔家,是宋国逃亡贵族的后裔,却诞生了华夏礼乐文化的宗师——孔子。
怀着礼乐之梦,他身体力行:序《周易》,著《春秋》,当司寇,游列国,拜会老子,留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诲人不倦。当时他就有“天纵之圣”、“天之木铎”的称号,后世又被称为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朱熹也曾赞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然而他最为人称道,并且奋斗一生的礼乐之梦却最终未能在有生之年实现,留下了千年的惆怅,只待有缘之人“继往圣之绝学”,以“开太平之盛事”。
我辈中人,义不容辞,当效仿前贤“铁肩担道义,赤手著文章”,并在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各方面身体力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