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就义前的绝笔中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孔子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意思是:“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德。”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通过施行“仁政”去统一天下。要施行仁政,就必须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因此孟子也强调“义”。“义”就是指人的行为必须合理适宜。孟子把“义”作为人的行为取舍的最高标准,主张重义轻利,生死关头要舍生取义。
孟子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意思是:生存是我所喜爱的,义行也是我所喜爱的;两样不能同时兼顾,就放弃生存而要义行。
文天祥自知必死,遂写好此文藏于衣中。以表自己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决心。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过“成仁”,孟子说过“取义”,只有把应做的事做到底,才能成为一个志士仁人。读圣贤书,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成为一个仁人志士、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能做到仁至义尽,我心中也就没有什么可愧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