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① [复制链接]

1#

“中国哲学”一名并非古已有之,皆是后人从古人思想中抽丝剥茧,以西方哲学的一般研究模式来对其分析归类。但普遍认为,中国哲学的内涵是古已有之,而且其精髓在于先秦时期。当时的哲学思想以儒道墨法为盛,名家思想亦有其有趣之处。
随着世代更替流转,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剩下儒道思想。大体在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萌生中国的佛教哲学,从而与儒、道并立为中国三大哲学流派。随着历史发展,儒释道思想不断冲突又不断融合,因而我认为其后所谓儒释道各流派衍生的大量哲学思想,并不纯粹是一家的一脉相承。独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最核心的“天人合一”思想,儒释道便不约而同地作出了自己的解释。虽历代庙堂之上,多推崇儒家思想。后代文人多以儒学,或者说再以后的人,以宋明理学来研究“天人合一”,总结起来,推崇以“人”为核心的“天人合一”。而庄子的“天人合一”则把“天”置于核心。
那么,且来看看庄子是如何阐释自己的“天人合一”的。庄子在《齐物论》中谈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被许许多多研究庄子的学者、各路大师做过不同的翻译和理解。其中南怀瑾在他的《庄子讲记》中解释道,“天地是与我同存的,万物是与我同一的”。也就是说把天地、万物和我从性质上分离开来——我并不是天地的一部分,也不是万物的一部分,而天地、万物也不属于我。我与天地、万物同属于一种不知名的东西的一个部分,至于这种东西究竟为何物,大概是“道”吧。庄子的前辈(或者更多的人定义为老师)老子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