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论语》中的孝道 [复制链接]

1#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家、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立足于最小的一点——家,从自身做起,弘扬孝道,孝敬父母。弘扬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为响应创建和谐社会而贡献自己微薄之力的具体做法。  

孝,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对孝的解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孔子曾说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可见,孝的含义十分广泛,其主要包括的内容如下: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葬及丧葬的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是一切的基础,所以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是说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时候能够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事情,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反问中我们就可以知道,他认为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孝敬父母需要做到更多的事情。那么,更多的事情是什么呢?《论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即“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了,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因此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驳斥了在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孝”的概念,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因此,孔子认为,在赡养父母的同时必须对父母做到“敬”。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侍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地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除此之外,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利,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在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地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可以说,孔子构架了一个生命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以继承他们的事业或是遗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因为这是一个需要很强的自觉性、时间又很长的过程,需要很大的毅力,所以在笔者看来,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这也是终身孝敬的难能可贵之处。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不但重视对父母的养、敬、安和终身尽孝,还特别重视对父母的丧葬和礼祭。孔子所说的“丧事不敢不勉”,就是说办丧事不敢不尽礼。但与此同时,他又提倡丧礼的朴素节俭。孔子明确地指出,更应该做好的是在父母生前尽的孝道。这在《论语·八佾》中有所体现。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指出,就一般礼节仪式而言,与其过分奢侈,宁可朴素节俭;就办丧事而言,与其在仪式上大操大办,不如发自内心的真正悲哀。  



  孔子的学生曾子在孝道的问题上又有进一步的研究。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主张谨慎对待父母的葬礼,祭奠祖先要敬重、真诚,这样才能使社会道德风尚日渐淳厚。曾子将孝道与社会道德风尚结合起来,高瞻远瞩,把对孝道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自古就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那么《论语》是如何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尽孝道的问题呢?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当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参与政治时,孔子引用《尚书》上的话,指出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接着,他进一步提出,只要把这种品德应用到政治上去,那就是参与了政治,并不只有做官才算参与了政治。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做官并非参与政治的唯一途径,将孝的品德应用到政治也算是参与了政治。孔子以德治国的主张从这里也可略见一斑。  



  尽管孔子认为将孝的品德运用到政治上就是参与了政治,但是现实社会中必然有很多人是在朝廷做官的,那么他们就不能日夜陪伴在父母的身边了。如何处理这个忠和孝的关系问题呢?在古人的眼里,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孝指的就是在家侍奉父母,听取父母的心声,即小孝;广义的孝指的是在朝廷里忠于君主,没有二心,即大孝。孝道在政治范围里被延伸成了忠君爱国。孔子以“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的小孝和大孝的区别,巧妙地处理了忠和孝的关系。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认为,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喜欢冒犯长辈和上司的情况是很少有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情况是从来没有过的。这一思想为封建帝王“以孝治天下”、“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根据。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在孝道的基础上得到了最为广阔的延伸,“父父子子”最终演变成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统治阶级要求臣下忠于君主的目的在倡导孝道的光鲜外表的掩饰下达到了。不过,作为迎合统治阶级的孝道也得到了提倡,在其主观意愿之外开花结果、枝繁叶茂起来。  



  《论语》从在物质上赡养父母、在精神上尊敬父母、安亲、终身孝敬、对父母生前身后事之以礼以及如何处理“忠”和“孝”的问题上都做了精深的阐释。“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孟儒学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的源泉,更是追求仁与道的至高境界的基石。华夏民族正是以源远流长的孝文化闻名于世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