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 [复制链接]

1#
  现代的孩子有必要学习封建时代的《弟子规》吗?相比之下,人可以没知识没文化,但不能没规矩。没规矩就会触犯社会容纳的底线,被社会排斥出正常的运行体系之外;在一个家庭里也是如此。因为没规矩,才会在大街上飙车,伤害无辜;因为没规矩,才会在酒后肇事逃逸说“我爸是李刚”。孩子没规矩我们可以说年幼无知,成人没规矩一方面造成了孩子没规矩,李敖先生说过 “小混蛋的问题是老混蛋造成的”;另一方面让全国人民愤怒——贪污腐败及各种危害极大的造假事件。所以该学《弟子规》的不仅仅是孩子。没规矩也是没人格、没信仰的表现;守规矩是一个人的文明程度、道德素养的最直观表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做人是要讲规矩的,可现代的中国人的言行是中国历史上最没规矩的。社会上很多让人生气的问题根源就是做人没有规矩,上至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挥霍纳税人的钱财,下到平民百姓不讲信用拐骗坑蒙的不道德行为,都体现了对做人规矩的漠视,守规矩也体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守规矩又不等同于思想的束缚,守住做人的规矩又能放飞心灵,那才活出了人生的境界,就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可以使我们静下来,仔细认识一下自己的生活,思考一下生命的意义,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使社会更和谐,使生活更幸福,才能使我们更有智慧地活着。
  文化的流失需要一个过程,文化的复兴同样需要过程,中国还能等得起吗?如果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人手中失传,那么我们将是历史的罪人。
分享 转发
TOP
2#

首先,得弄清文化这个概念,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体味出古老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因为,中国文化悠久泱漭,特别是《易经》和《道德经》等各种典籍,体大思精,堪称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在当代21世纪,甚至以后更长的人类历史时期,仍不失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尤其对调整人与自然、国与国、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各种关系,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TOP
3#

早在1982年全世界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联合国举行会议共同商讨二十一世纪化解人类种种灾难的最好方法,他们的结论是人类必须要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中国,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当中,才能找到解救的方法。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那?简单地说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它最重要的核心就是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它是我们这个民族千年万世以来的源头。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告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未来要向哪里去。中华文明的精神和灵魂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根本的依靠,它也是历朝历代治国安邦的立国之本。他是千年万世以来每一个家庭和睦兴旺的法宝,他也是从古至今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制定原则。
TOP
4#

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智慧与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是中国人的生命历程。其中的核心思想、基本价值原则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迎接各种生存挑战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记忆力的基本形式,也是我们获取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渠道。比如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善于吸收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以丰富和发展自己,这被称之为“会通”之学。《易传》中“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说的就是会通之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今天的大学生在学习各种文化的时候应该汲取的智慧,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还要扩大视野,力求文理皆通,学贯中西。    同时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个人生存的智慧与能力。古人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上许多丰富的经验教训至今仍然对我们有启迪作用。比如中国历史上为人称道的“康乾盛世”,为什么后来迅速衰落了呢?当时的中国面临三个前所未有的难题:一个是人口在半个世纪内翻了一番,从1.5亿猛增到3亿,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西方列强咄咄逼人的态势也是历朝历代没有过的;再一个就是中国政治体制的痼疾,即皇权专制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由于这三个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所以其衰落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这个经验在今天仍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生存的国际环境是强国、大国林立,竞争异常激烈,国内环境是人口过剩,资源短缺。我们既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同时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如若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靠谁呢?靠的就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民族智慧,靠的就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一)传统文化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  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则一事无成。当代大学生常不注意自身修养,如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在宿舍不打扫卫生等给别人造成了很大困扰,大学生若能够正己正人、成己成物,会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前途之路更加平坦。  
(二)传统文化推崇推己及人,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在现实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待人接物的正确良好习惯。
传统哲学重视调解人际关系,推崇以诚待人,孜孜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营造安定的局面有积极作用。所谓“推己及人,正己正人,成己成物”都是推崇“忠恕之道”,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自己想到别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加于别人,这个社会将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时有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现象,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却不和睦相处,经常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若懂得了正己正人的道理,同学之间的一些矛盾或将大大缓解。  
(三) 传统文化鼓励好学笃行,豁达乐观,鄙视侈奢享乐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做的处于逆境能坚强面对,处于顺境不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  孔子曾称赞自己的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当代大学生若能降低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具备鄙视享乐奢靡的生活态度以及豁达乐观、好学上进的学习态度,就能更加正确的设计自己的未来蓝图,不会盲目中向利益集中的行业。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作用  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剧烈变迁决定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的关系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所以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提高,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中国传统文化。
TOP
5#

弟子规有必要吗?国学有必要吗?准确的告诉你 ,国学很有用,但是弟子规不是很有必要,就像我们一定要吃蔬菜,但不一定要吃其中的某一种,可以吃,也可以不吃。中华文明的精神和灵魂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根本的依靠,它也是历朝历代治国安邦的立国之本。他是千年万世以来每一个家庭和睦兴旺的法宝,他也是从古至今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制定原则。
TOP
6#

对对,讲的对,关心孩子才是关心祖国的未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