俐侎人属彝族的一个支系,据祖辈口耳相传,原先俐侎人居住在坝区,因为气候炎热,建筑房屋都是离地三尺五的掌楼,门面朝东向,自称为“味个泼”,人称哩咪 泼,“咪”为地,“个”为离,“泼”为人,也称离地人。由于气候原因蚊虫多,瘟疫流行,生存及发展非常困难,于是迁往深山箐林之中,房屋仍然是离地三尺五 的掌楼,具乌木龙乡档案室有关材料放映,七十年前乌木龙大寨还保留着部分掌楼房,后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人员交往的平凡,掌楼房也随之逐步消失,对本族的 称呼随之改为俐侎人。
现俐侎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永德县乌木龙乡、亚练乡,凤庆县郭大寨乡的团山、营盘镇的勐统帮检,云县幸福乡的老街、帮信、野猪塘、安太等地。人口大约15000人,其中,永德县乌木龙乡的俐侎人约9000多人,占俐侎人总数的60%以上。
乌木龙乡俐侎人分布状况:乌木龙村大寨、岩子根、大丫口、天生桥等15个村民小组;决坝村黄皮箐、崩龙寨、石佛山、阿池洼等8个村民小组,帮卖村大寨、大 坟坝,背阴寨、毛稗田、大平掌、岭岗寨等17个村民小组,苍卜塘村山背后、苍卜塘、阿池洼、上寨等7个村民小组;炭山村豹子寨、水沟头、山头等7个村民小 组;木厂村翁思洼、大田、石坎子、阿泥碑、平掌寨等15个村民小组。全乡有6个村委会有俐侎人。
俐侎人的饮食:粮食有玉米、稻谷、苦荞、小麦、豆类、洋芋;肉食有鸡、猪、牛、羊,冬有杀年猪的习惯。但忌食狗肉,原因:一是传说狗是一俐侎妇女的转世;二是狗亲如兄弟,处处与人相依为命。
服饰:男人,头戴绵羊毛打制的头套或用黑布环绕的包头,头套是用核桃树皮煮染的;上身着黑布的对 襟衣裳和大门襟衣裳,下身穿着大摆裆裤,腰系黑色布带。女人,着头裹布巾和花格布巾,并用黑布带系住头,两端至头顶拴结打扣,两端有须,用红、绿、黄、黑 细珠和丝线作陪衬。两耳垂挂银制圆耳环。上身着内外双合对襟黑色衣、胸襟、衣脚、衣袖各有自镶花纹,下身穿黑色长裤,外罩黑色围裙,裙边镶花纹,一边腰带 有雅布条,并用细珠子装饰。
嫁装:女人嫁装主要展现在包头和衣裳胸襟装饰上,婚嫁的包头是正方形黑布一块,长宽约5 尺,四周用5寸宽的红、绿两色布条对称镶边,四角连接两对长各2尺,5尺用玻璃为主的多色珠子串连成珠串,尾部各挂5条带须花瓣。带时,红、绿花色和珠串 向外展现,上身所着衣服的对襟,围脖两边有15对大小银泡修饰,胸襟有4对大银泡修饰,穿戴好后,在胸前挂一串缀有银针筒和银铃带三须五宝的银链。手上配 戴银或铜制的长筒、圆箍手镯和戒指。下身加套一对脚边镶有花纹的小腿筒,脚穿一双翅头绣花布鞋。
婚俗:目前仍保留着幼年定亲,成人结婚的习俗,当然中途允许退婚,不受限制。青年男女婚 姻自由,夜间青年男女到野外呼唤寻情,在树木里,岩洞里谈情说爱。相爱后,男方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喝定亲酒,送订日子。婚礼时,男方请一伴郎和一队上辈亲 人及不是女方同姓的数人(一般不少于6人,必须是双数)到女家迎亲。女方根据男方来人,男有伴郎,女也请伴娘,双双对应,组成迎送亲队伍,欢欢喜喜把新娘 引进男家,行拜天地,祖神,父母礼。夜间在正房内进行打歌唱调,以庆贺新郎新娘合合美美,百头到老。第二天一早,新娘要主动抬水,烧火,进行认亲,认亲 时,在新郎家姐妹陪伴下,将烧热的水依此抬送男方长辈,并逐一称呼“ххх大人请洗脸”,以此表示认亲。早饭后,新郎新娘背上盒饭进行回门。
离婚习俗:如男女双方不合,闹离婚了,男方砍一节木棒,上刻1——3刻,一破两半,男女各持一半,作休妻之据。女方持体据,请媒人验证,并请媒人和寨中一位老人送其回娘家。
丧葬习俗:一旦有人亡故,未结过婚的15、16岁以上的男子,要举行致丧,首先要进行结鬼亲,方可致丧。有儿女的人亡故,则请朵希诵经开悼,儿媳专请哭婆哭送,女儿们上祭南饭,挂衣祭送,儿子负棺木,女儿负衣物,并且请后人绕棺(男子)给碎银子,由朵希为丧主捏制腊偶进行供奉祭祀。
传统节日:有二月节、即二月八、二月十五,二月十九,二月二十五。每年进入二月初二至二 月八、九日,俗称二月八,男女老少纷纷到打外(大雪山蚂蝗箐境内)一温泉处洗澡,带吃米行李,就地宿营1——3天,白天老人们洗澡治病和在伙蓬聊天,年轻 男女在营地外林子里谈情说受爱。二月十五,帮卖“桑沼哩”节,相传很久以前只是盛行洗澡,秩序气氛良好,人们称三天三夜都不愿离去。后来,由于随着年代的 延伸,人员增多,交易相加,秩序混乱,迁移了澡塘,至今无人洗澡,只盛行赶集会。二月十五,还有苍卜塘上寨澡塘,洞外是交易集会。二月十九是黄皮箐澡塘, 俐侎人称“阿歪勒黑哩”。二月二十五是乌木龙龙洞澡塘,俐侎人称“益果益”。黄皮箐,翁思洼,龙洞等三处至今已不再洗澡集会。二月的节日,是俐侎人相传中 的洗澡节,是青年男女相恋,聚集、寻情地。
二月节以外,还有六月火把节,也称接姑娘节。每年火把节到来,凡嫁出的姑娘有兄妹、侄儿侄女,到姐妹家姑姑家接回过节,献田献地接姑娘,杀猪宰羊过团圆。第二天是年轻男女盛行逍遥的日子,到野外林子里寻情对山歌,中年男子邀约串山撵鹿,下河打鱼。
在六月火把节前后,以自然村进行送寨神和立从活动。送寨神是驱逐各户的野鬼神。从寨主家开始,抬起制作好的土偶像,镖枪,牵上一只羊,羊角系一条红布,逐 户驱赶,每到一户,户主将炒好的食物放进偶像篮筐,表示送给鬼神食物后,请鬼神离开。从此人间平安健康,全寨驱赶完后,送出寨外过沟过山丫口外处,将羊杀 倒,土偶、炒食物一起驱逐山外,后将羊拖到寨边烧煮吃之。
立从,以大自然村进行,有从头选订日子,各户自带吃米,杀羊一只,到选定的寨外平常草地举行。达祭台,生熟祭,并订立村寨夫约,如产生偷盗行为,婚姻不道 德行为等等一切不良行为如何处理等规约。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就要在立从进行处理。违规者要负责参与处理人员的一切生活。尤其发生未婚怀孕的男女青年进行示 众,并要男女青年向家族陪礼。所以俐侎青年,多年谈情说爱,都不敢有违规现象。
四月献色林。色林是俐侎人建造和选定的神堂,每年进入4月,寨中色头,要安排各户逗坝,由副手收集南项,并买一头黄牛(花牛不用),在选定日子一起去祭色 林。生祭、熟祭一天完成。献色林时,女人不得参与,其它族不得参与,不但不参与祭色,平常都不得走进色林。一旦进入色林,进都会产生病魔的传说。色林是俐 侎人的神堂,每年祭奠是求神保佑俐侎人不平安兴旺。
8月15日选种节:俐侎人每个村寨都选一座山头作献天山。每年到8月15,每家每户要到其它家田地块里偷上较为成熟的谷子,几包玉米,带上吃米一起到献天 山头会合,在此修理祭台,一起杀鸡生祭,并吹秦铜号、唢呐,将各自带有的谷穗,玉米置于祭台。菜饭熟后,进行熟祭,并求天神给俐侎人好种子,好年景,年年 五谷丰登,粮食满仓,酒粮流不尽,人畜兴旺,下晚回家时,各自将带去的谷穗、玉米包带回家挂在天神台脚下,下年撒种时一起拿去撒种。
俐侎人中每举行一次祭祀,包括红白理事,都要吹秦铜号、唢呐、芦笙,丧事有丧事曲调,喜事有喜事曲调。在俐侎人的民间器乐方面,主要有唢呐、芦笙、(大 小)响蔑(口弦)、三弦、竹筒。麦杆等。在各种活动中,一般都进行打歌庆贺。打歌娱乐,主要乐器是大小芦笙为主,大芦笙有原始古谱,小芦笙由属自编自吹的 器乐,没有固定的曲调。
我作为一名俐侎族的女孩,我会好好学习,因为现在好多和我同龄的都已经失学了,我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将来如果有所成就,定会建设家乡!在这里我代表俐侎同胞——请到彝家山寨来。
注:俐侎族相关图片可上百度搜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8 14:39:2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