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华经典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复制链接]

1#
国学经典教育越来越成为一股潮流,通过弘扬中华传统经典,可以适当改善当今社会浮躁、功利的现状。但是,我们在传颂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急需注意的问题在于把握国学经典的双面性。不可否认,中华经典能历经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而经久不衰,必然有其存在的独特意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国学经典中同样存在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东西。因此,我们在发展中华经典教育的同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注入时代精神,只有这样,中华经典才能历久弥新,革故鼎新!
分享 转发
TOP
2#

国学的精髓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但没有衰亡,反而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生生不息,永远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民族前进的动力。 民族精神代代传——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贯通,缺一不可,辩证统一在先进文化的建设之中。静思民族精神的发展进程,弘扬很重要,但培育更根本。一般来说,弘扬相对于已有的,而培育则带有创造性与新生性。没有“培育”,何来“弘扬”。因为民族精神不是内部自发生成的,也并非外部简单植入,而是民族共同体自觉长期培育的结果,并在培育中弘扬,在弘扬中培育,永无止境地螺旋式运行,凸现出弘扬与培育融为一体、相互信赖和相互促进的鲜明特色。弘扬、培育好民族精神,必须确立全面发展、开拓前行的新思路,克服固守一方、不思变异等片面性与形而上学,在推进民族精神的发展中,驾驭规律,把握特点,弘扬培育,同频共振,一齐着力,演奏一曲优美动听、催人奋进的民族交响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