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受益者,在中国加入WTO之际,有责任肩负起建设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的责任,中国企业的伦理建设势在必行。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要与跨国企业开展竞争,前提必须要遵守国际市场的经济规则及与之并存的市场伦理道德。遗憾的是,中国企业、中国国民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规则意识”的欠缺和伦理道德意识的薄弱。虽然二十多年的市场经济进程中,我们已经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了市场经济运行的自由和秩序。但是,由于在这些规范制订的同时缺少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的支撑,产生了两个问题:首先是规则本身的合理性、道德性是否能够符合国际规则;其次是由于伦理道德的缺失,即使合理的规则也无法得以有效遵守,产生了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全球化的市场,我们面临的竞争对手是跨国企业,不再仅仅是国内市场和国内企业。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下,中国企业要融入全球市场,要取得参与全球竞争的资格,首先必须遵守国际规则,尤为重要的是遵守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否则必将被排除在国际竞争之外。因此,中国企业的伦理建设已经十分迫切,必须通过逐步建立“诚信、公平”的伦理道德,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更好的融入经济一体化的全球环境。
中国企业进行伦理建设不仅是国际竞争的需要,同样也是国内市场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中国已经进入了商品极大丰富的时代,原先计划经济下商品短缺,日用品需要凭票、凭券限额购买,甚至有钱也买不到商品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已经由卖方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在这种形势下,企业间的竞争开始由产品竞争转变为服务竞争,假冒伪劣商品将慢慢被市场淘汰,“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也将从口号逐步付诸于实际行动。这就对中国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生产出一流的产品,更要提供一流的服务。海尔的成功就在于它在提供一流产品的同时,更提供了一流的服务,虽然它的产品售价要比同类产品高,但由于完善周到的服务带给它良好的信誉,使它的产品依然得到顾客的青睐。一流服务来源于良好的企业道德,如果没有砸冰箱、没有“先卖信誉、再卖产品”、没有“真诚到永远”的企业道德,海尔也不会有一流的服务,也无法在激烈的家电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中国企业即使仅仅面对国内市场,企业伦理道德的建设依然十分重要。
由此可见,进行企业伦理建设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