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学是道德精神的载体 [复制链接]

1#
国学范畴所包含的诸子百家著作、经史子集等著作,其精神内涵无不在体现中国传统道德的精神。可以说,当初的著作者在创作这些国学著作时,都是紧紧围绕中国传统道德的精神实质而进行的。而这些国学著作在流传中,无论对讲授者还是学习者,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传统道德教育。包括各个时期作为提倡国学的统治者,也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受到一次很好的传统道德教育。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广大人民群众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规则,它必须依赖和借助于属于国学范畴的各种著作,才得以保存下来,流传下来。
虽然道德也可以看成一种传统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俗。虽然它比起一般社会舆论来要相对稳定,简单明了,易于掌握,在道德评价中先声夺人,是人们感到它是一种生活常规,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把人们的行为纳入一定的生活轨道,但它要形成和存在,总是和民族文化、社会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它离不开各家学派的理论专著。由此可见,国学是道德的载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