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儒家文化 [复制链接]

1#
儒家民主社会主义,由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西方文化这三类文化的精华相结合而产生的。儒家民主社会主义是体现儒家的道德理想与治国方略,总结中国历史的教训,总结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针对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设计出来的方案。儒家民主社会主义不同于苏式专制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西方民主社会主义,而是适应中国历史传统、国情与现实需要的社会主义的第三形态。儒家民主社会主义的建设,应当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榜样,特别是为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有益的经验。儒家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相通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已上升为国家的意识形态,转化为国家的政策,而儒家民主社会主义理论更多地体现出中华文化特色,其中有许多观点不过是作者个人的浅见,提供给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公众讨论,提供给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执政者参考,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不断的修正。

儒家民主社会主义之文化渊源:
在中华大地上,存着三种类型的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如果站在派别私利及个人私利的立场上,每一种文化的从业者和信奉者都会强调自己所信奉的文化的重要性,尽力贬低其它二类文化的价值。但如果是站在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的立场上看,这三类文化具有相融相通之处,即便有不同之处,依据“和而不同”的原理,也可以发挥各自独有的价值,从不同方面共同为中国人民服务。将这三类文化的优秀成份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儒家民主社会主义。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西方文化,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关系,虽然内容有所不同,但可以建立和谐共存、良性互动的关系。每一种文化都有理论的侧重点,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每一种文化在弃除不合理的因素后,都可共同运用于社会建设。每一种文化的拥护者都不应当有唯我独尊的心态,都应当虚心听取对方的声音,不应粗暴地拒绝对方的合理观点,不应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无原则地攻击对方。我们反对将儒家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反对将儒家文化同民主思想对立起来。每一个人由于时间与精力的限制,可以毕生研究某一文化的具体部分,但是,如果要设计社会方案,则应同时深入了解这三类文化。如果只了解当中的一种文化,并将自己的利益与这一文化结合起来,就会产生视另一种文化为异端的错误,限制自己的视野,产生片面的理论。
由于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与多元化,单纯运用某种文化或某种理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需要由三类文化的优秀成分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综合方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个思考者都会有意无意隐藏自己思想的短处而鼓吹其长处,都会揭发他人思想的短处而忽略其长处,因此,一个健全的社会应当容纳多种思想方案,让它们相互映照,互相弥补。儒家民主社会主义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方案,容纳了众多思想家的思想。儒家民主社会主义试图探索整体性解决方案,而不能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问题解决方案。儒家民主社会主义不去寻求最理想的方案,只能寻求在相对于现实条件而言的最佳方案,不能按照脱离现实的理论假设和理论逻辑来设计,只能根据人性及现实因素设计。儒家民主社会主义中的许多论点,是古今中外都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而确立为真理,但也有一些论点,尚有待于实践的检验。思考者应当走在社会各阶层的前头,任何理论都应当是在全国某一些地方或者某一些人当中首先试验,卓有成效,然后推广。不能让一种新的思想,在政治力量的主导下,让全国人民共同实验,如试验不成功,则导致全国性的灾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便是如此。也不能将西方民主模式与西方生活模式,照搬到中国来,造成文化失调与社会混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