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茶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我国古代诗词中有数不胜数的绝美佳句来描述”茶“这个物象。韦应物曾言道“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李白笔下有”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刘禹锡也赞美过茶“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此外还有“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等等精美绝伦的描写有关茶的句子,不胜枚举。由此可见茶文化流淌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也渗透在中国的文学精粹中.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茶文化的精华是茶道
茶道的主要内容是茶艺,它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茶具、火候、环境。
古代众多的茶道专著,尽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在泡饮技艺上却有一个共同步,即一切外部表现都是为反映茶的自然美,反映茶的“鲜香甘醇”绝非为表演而表演。因此,中国茶道要求: 茶具必须清洗洁净; 主张用轻清之水煎茶,有条件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化水煎茶; 讲求水沸适度。刘禹锡在一首煎茶诗中说:“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盏花徘徊。”茶便煎好了。苏东坡则更加形象地写道:“蟹眼已过鱼眼生,嗖嗖欲作松风鸣”(蟹眼形容水沸时的小气泡,鱼眼指随后出现的大些的气泡); 要求使用名贵优质茶具,并规定首先要将茶碗烫热或烤热,以便于茶汤香气充分升扬。
以上四条是茶道基本的要件,如果说这几点都达不到的话,就妄论茶道。另外要注意的一点是:茶道既然是讲究大自然的美,因而所有刻意的不自然的人和事要尽可能避免,否则的话,则有违茶道。
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他提出中国的茶道应是“廉,美,和,敬”并加以解释: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茶道文化的本身特点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时,佛教也认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给茶道下一个定义,把茶道作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茶道的神秘感,同时也限制了茶人的想像力,淡化了通过心灵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感觉。
总之,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