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制链接]

1#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使他们不至于行差踏错,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分享 转发
TOP
2#

写的很不错啊!蛮好的,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所说的永远都没有过时。。。
TOP
3#

父母之事,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TOP
4#

只是这种孝,应该有个度,忠君爱国,而非愚忠,孝顺父母,而非愚孝。
TOP
5#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7]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