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义礼智信_仁 [复制链接]

1#
仁”意新解:
“仁者,人也”
。对政府来说,
“仁”的含义就是以人为本,尊
重人、
关心人,
保障公民各项权利的实现。
为此,
应改变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模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努力实现
好、
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就要求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
力,加快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步伐。对公民个人来说,
“仁”的含义首
先是爱人。儒家倡导“仁者爱人”
,强调从爱最亲近的人即父母兄弟开始,逐步
推广扩大到其他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资助慈善事业、
扶持困难群体、参与志愿者行动都属于“仁”
,都是公民有爱心的表现。
“仁”的
另一层含义是自省和加强个人修养,即“克己复礼为仁”
。一旦能够约束自身,
使言行合乎于礼,
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有仁德。
为此,
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高公民道德修养。
仁者爱人也。最普遍的观点便是:仁者,仁义也。指在与另一
个人相处时,
能做到融洽和谐,
即为仁。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凡事不能光想着自
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我们说“爱人”
,这
种爱是广义的,包括亲情、爱情、友情、甚至只是陌生人之间的关心和同情。在
当时,
孔子所处的阶级社会,
提出这种思想就是想恢复周礼。
那么当今我们还是
需要提倡仁,
为的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做到以人为本。
但是一些不
和谐因素却仍然存在着,
为了私利而背叛朋友与亲人,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惜
陷害他人。
这些种种情况的在当今社会屡屡发生,
到底什么什么泯灭了他们的仁
爱之心呢?不过仍然是有值得学习和欣慰的地方的。
国家每年的希望工程得到千
千万万的人的支持,
一旦国家发生灾难都会八方支援,
这些都要归功于我们每个
人的仁爱之心。
我们都提倡要奉献爱心,
要建造一个爱的家园。
这和古代就提出
的仁是分不开的,
这种仁爱的理念已经从祖祖辈辈们开始,
就深深的铭刻在人们
的心中。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如何变化,仁爱之心,我们必须具备。从国家的角
度来看。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从关怀人、爱护人、发展人的目标出发,这
样才能使国家打到最和谐的状态。
分享 转发
TOP
2#

“义”意新解:对政府和社会来说,
“义”的最基本含义是公平正义。政府
作为社会的引导力量,
应当成为公平正义的化身,
并在自身行为即公权力运用的
各个方面,
包括依法行政、
加强权力监督、
降低行政成本等都充分体现这一价值
理念。
对公民个人来说,
除了应把公平正义作为努力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
“义”
还应包括忠、
孝等内容。
所谓忠,
包括对国家和民族的忠心,
对家庭和夫妻关系
的忠诚,对本职工作的尽职,对上级和朋友的忠义。
“义”还包含孝悌。所谓百
善孝为先。
一个对父母缺乏孝心的人,
很难设想他会爱社会、
爱他人。
人字出头,
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
帮人一把。
义其实是指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
的道德范畴,
本指公正、
合理而应当做的。
孔子最早提出了“义”

我们说的
“为
朋友两肋插刀”
的朋友义气,
其实只是小义,
是我们更要提倡的是一种民族大义,
  一种为民族为国家牺牲的伟大情结。
是超越自我的善,
高于自我的善。
我们任何
人在关键时刻都不能做出危害国家和民族的事情,
而在敌人、
困难面前绝不屈服,
不能变节投敌。
在社会上要敢于和恶势力作斗争,
而不能与其同流合污。
那么对
于个人来说,
我们对待朋友讲义气,
不能做出出卖朋友、损害朋友的事情。
这其
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也是每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素质。
但社会上仍然有很
多人误会了义的本意,
为了义气,
去做不法的勾当,
最终锒铛入狱,
这不是义气,
这只是被人利用的下场。
所以也提醒人们交友要慎重,
但是一旦交到知心的好友,
便要以义气相对,重情重义。
TOP
3#

“礼”意新解:对公民和社会来说,
“礼”首先是一种外在表象。礼最初是
指礼仪、礼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
。人的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行为规
范,社会才会和谐有序。
“礼”还是一种内在精神。
“礼者,示人以曲也”
。己弯
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这种内在精神对当代人来说,
最需要提倡的就是平等、
尊重、
理解和宽容。
外在表象的礼容易学习,
但内在精
神的形成则需要长期的培养、
教化。
而要在全社会普遍形成这样一种精神,
则需
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体制的不断完善。
。古人说:示人以曲也。己
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孟子说:恭敬之心即为礼。说
的通俗一点即为礼貌,礼俗,礼节。古时候非常注重礼节,故有繁文缛节之说。
虽然现在不必要那么严苛,
但是必要的礼节在各种场合都是应该要注意的。
简单
来说,
在任何场合就应该注重礼仪,
尊重他人。
要得到他人的尊重,
首先要尊重
别人,
只是古往今来的道理。
先从自身说起,
每个人的仪态,
礼节都是体现一个
人素质的地方,
我们不要求仪态万千,
但至少应该是得体大方的。
在日常生活方
面我们就应该将就礼节礼貌,
是个人素质的体现,
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有无礼节是人与禽兽的差别所在,也是人类社会祥和的基础。综观今日,讲礼、
识礼者少,
故社会秩序乱象常见,
各种摩擦、
冲突频繁发生,
人们相处不仅缺少
安全感,
甚至有举目皆敌的危机感。
这就是很多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
所以当今
社会道德沦丧,
很多都是不注重礼的结果。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个体,
有礼节
,
守礼则文明,隆礼则相安而致治。群体,无礼节,无礼则暴乱,悖礼则相争而致
乱。
”所以说,人与人交流感情,事与事维持秩序,国与国保持常态,皆是礼节
从中周旋的力量。从个人到国家无不需要礼节来维持我们的原则和尊严。
TOP
4#

“智”意新解:智就是智慧。孔子把见多识广,具有观察、辨别、判断事物
能力和远见卓识的人称为智者。在现代社会,
“智”的含义首先是创新。建设创
新型国家,需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创新文化,使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
转变根植于深厚的创新文化土壤。
“智”的含义还包括对知识的尊重。孔子提倡
并推崇智,具有尊重知识的含义。所谓“尚智”
,就是尊重知识、崇尚科学。这
应当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风尚。
“智”
还意味着因势利导、知人善任、
遵循规律。
特别是对于各级政府来说,就是要遵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规律,推动
社会文明进步。
每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获得生存的机会。
更是要用
自己的能力来让家人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那么对于整个社会,
我们需要的就是这
些具有才智的人。
我们称之为人才。
只有当一个社会具备了所需的人才,
才能真
正抓住机遇,
实现创新。
爱·扬格说过:
高官厚禄许会从天而降;
金银财富许会
不求自来;
可是智慧非得我们自己去追求不可。
如果一个社会都是无才无德的人,
那么社会是得不到发展的,
甚至会陷入民族危机。
可见智对于一个民族、
一个社
会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TOP
5#

“信”意新解:对公民和社会来说,
“信”的第一层含义是信仰。一个民
族、
一个社会需要有信仰、
有追求,
需要有仰望星空和追求理想的人。
对中国共
产党人来说,
就是要有共产主义信仰和追求。
而在现阶段,
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
需要转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
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建设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信”
的第二层含义是诚信。
无论对一个政
府还是一个社会,
对一个企业还是一个普通公民,
诚信都是最基本、
最核心的价
值理念。
一个有序的社会一定是诚信的社会,
而一个诚信的社会需要政府、
社会、
企业以及每个人都能恪守诚信。

  
信者,
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
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那时的人纯真朴
素,
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故而真实可靠。
通俗一点的说,
做人就应该像写信那
样,真是而朴素。今天,我们理解为诚信,诚实。信就应该是言无反覆、诚实不
欺。我们现在流行说诚实守信、一诺千金。先说个人,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
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


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
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
诚实不欺。
当代社会最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便出现在商场,
一些商家一切从利益
出发,
导致诚信缺失,
他们可知道,
诚信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
而他们应该做
的便是从消费者考虑,
为其服务。
那么对于整个国家来看诚信是国家的根本,

要是人民安居乐业,
用信用来维持整个通知体系。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孔子说过:
不要吃饭,不要国防,就要信用。同样,一个国家如果缺失了信用,那么一定会
灭亡。
不管是在内政还是外交上,
不管是对国内人民还是外国友人,
诚信是最基
本的原则。
希望我们中华民族,
能够继承优良的诚信传统,
拥有真正的大国风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