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者爱人 [复制链接]

1#
谈“仁爱”二字。就应该先谈“爱”,凡是具备灵觉的动物都有顺向的生育者对被生育者的爱,这种单向的顺爱是所有动物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不值得我们人类为之标榜;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某某。不孝顺老人,简直就是畜牲。从这里不难看出普通生物几乎都不具备那种追溯生命本源的逆向的感恩的爱,它们的爱只是为了物种的延续。毫无疑问,他们缺乏反方向的爱,更缺乏拥有反方向爱的智慧。而人则不同,我们具备这样的智慧掌握了丰富的爱。 既是爱,圣人为何要用“仁”字做定语。“仁”字又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从字面上简单理解,“仁”就是两个人。这多少有些曲解了先人超卓的智慧,易经八卦是中国象形文字的起源,“仁”字更是汉字中博大精深的几个字之一,这里的“仁”字,在中国封建历史当中,被发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仁”字不仅仅是一种相,更变成了一种文化。“仁爱”更多成为了包容,变成了一种超乎自然赋予的博爱。 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不仅具备顺爱的先天属性,还具备因教化所建立起来的逆向爱。人懂得,生命从哪里来,知道感恩,也知道回报。这就是人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高贵之处。我们不仅仅知道自然赋予的爱,更懂得这种广博的爱,我们懂得感恩,更懂得回报。 我们在这里权且将“仁”爱缩小到“尊老爱幼”这两层含义。看我们的圣人是如何教导我们以“仁”爱行事,“入则孝,出则悌”,在家里知道孝敬老人,在外面知道以兄弟般谦卑的心去对待别人。尊重那些前辈,照顾比你弱小的人,仅仅六个字就把仁爱阐述的清清楚楚。 在这里我们还要强调“孝”字,个人的见解,“老”字,人过半百,土埋半截,一把匕首仅仅逼迫着你,加速你的死亡,是你的下一代替你挡了这把刀子,帮你迟缓了死亡的时间,人类因此使爱连结了起来,不再断裂,无论过了多少年、多少代,我们永远有爱,将那些本应该因生命消逝而烟消云散的文化因子保留下来,在这里“孝”字功不可没。 四个字却规范了人一生的行为准则,不禁让我们回想起那些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许一生无法参透的道理,只因了解这四个字就茅塞顿开,行事豁然从心所欲。 “仁爱孝悌”让我们饱怀对这世界的博泛热爱,对老人的孝感尊敬,在外以谦卑的心态尊敬兄长,照顾晚辈;让我们这些丢失传统的人,用这四个字自勉,紧紧跟随,自由的将人生汇入绵延的长河中。
分享 转发
TOP
2#

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仁”即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的基本精神,也是孔子思想的理论基石。孔子说:“仁
者,人也。
”(《中庸》)在他来,“仁”是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在于“仁”。在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论语》一书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了109次。孔子从不同角度对“仁”作了解释,从中可见孔子仁爱思想的丰富内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