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 [复制链接]

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因为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价值判断主要是建立在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沉淀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伦理道德观念始终居于主要地位,他规范和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维系和强化着社会统治秩序,并且日益渗透和贯穿于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历史观乃至于整个思想认知之中。而网络的出现,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纵览世界风云,掌握转瞬即逝的信息变化,原本巨大的地球成为小小的村落,很多人的交往关系也因此由现实生活转向了虚拟世界。


    由于网络社会的开放性、虚拟性、自主性等特点,使其为人类的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它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建立联系,使资源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共享,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有更多自由发展的时间和机遇;网络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然而,这一信息化的浪潮也造成了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比如网络污染,信息诈骗;道德冷漠和人际关系的疏远;网络犯罪问题等。由于空间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由现实转向虚幻。如果说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基于现实社会,那么在虚拟社会中的人性与诚信则要复杂得多。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QQ聊天,你只需通过计算机发送信息就可以和对方交流。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让人们隐藏了真实的身份和性格,其本性的“善”“恶”也同时被隐藏起来,空间的虚拟性直接带来了人性的虚假性。从而给社会造成许多不良影响。因此,网络的发展需要伦理道德的约束。


    网络世界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技术上的进步,而在于人类如何对待这些变革,在网络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法律的强制性虽然仍在发挥着作用,但其约束力也由于其虚拟性而远远脱离现实社会的约束力,只有在上网者的行为违反法律时,才可以用法律加以约束。因此,网络的虚拟性呼唤伦理道德的约束。


     网络社会的特征使其呈现出不同于现实社会的新面貌,因此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形成的道德机制在虚拟社会中并不完全适用,中华传统道德观面临极大的挑战。然而,不管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虚拟世界,归根到底反映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这个社会交往的伦理观念,仍然是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来规范网络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传统伦理增添一些现代色彩,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27 21:43:07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网络本身只是一种工具,一种人与人交往的工具。它大大地扩展了我们的交往范围。

网络本身没有什么利害可言,它扩展了我们的交往范围,因而也放大了我们人性本来的优缺点,这里强调的是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同时被放大了(甚至是同等程度的)!“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让人们隐藏了真实的身份和性格,其本性的“善”“恶”也同时被隐藏起来,”这里“善与恶”是同时被隐藏起来的!但这时候的人性未必就是虚假的,我认为,恰恰相反,这时候的人,是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因为他无所顾忌,可以表达最真实的自己!所以这时候的人性反而可能是最真实的!他要是想骂谁,可能就是他真的讨厌那个人,他要是想夸奖谁,那可能就是内心真的觉得那个人好。所以说,网络给了我们一个让我们表达自己真实想法、愿望,憎恶的虚拟环境。

所以说: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其实还是真实世界中的伦理道德。

TOP
3#

   网络方便了人们,但也带来了一些列的负面的影响,有利必有弊,二者不可兼得;对于我们而言,在于要正确的对待网络,要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有较强的思想观念;技术的进步,世界的多变,必然会或多或少的吞噬一些传统的东西,传统与现代,总是不断的争斗,于我们而言,清楚的认识是第一必要的。
TOP
4#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可以为我们带来很大的便利,用的不好,也会让我们陷入迷途,甚至是走上不归路。是的,网络的规范,关键的还是道德的约束,人们内心所遵从的一种认同,我再上网的时候,也遇到过不少的随意谩骂,出口成脏的人,这是很不负责的行为,尽管,这只是在网络上,但是这却折射出自己的道德素质,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对于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传承,在今天的网络世界里,我们也应该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网络素质的龙的传人!
TOP
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加大。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伦理道德是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反映,正因为此,网络技术的掘起引发了网络社会伦理道德的出现,而网络社会伦理道德本身表现出一些独有特征。了解、分析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和评价网络社会中的一些伦理道德问题。

       从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活动过程看,信息是维持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第三次浪潮”文明的道德不仅和人们现有的许多道德观念和规范相冲突,它也将随之产生人类新的道德
随着网络社会的生活正向人们走来。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道德,是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在特定的人类交往活动中形成并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新的网络社会必然也应该具有自己的道德
网络道德就是对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的伦理准则

TOP
6#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巨大利益,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伦理道德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而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更是突出和重要,应该加以重视,并切实解决。对于大学生应该:

 1.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其跟上时代发展

2.加强对大学生情感关怀,让他们的心结疏解于现实社会

 3 .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使用时的伦理道德素养

 4 .加强法律、规范建设,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5.不断提高网络技术,阻止不良信息的获取、传播

TOP
7#

[转帖]

学生子路问孔子:怎样才能做一个完美的人。孔子回答:“如果具有臧武仲(即臧孙纥,鲁国的大夫)的智慧,孟公绰(鲁国大夫)的克制,卞庄子(鲁国大夫)的勇敢,冉求(孔子的学生)的才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这样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了。”孔子又说:“现在何必要求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呢?现在的人,只要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遇到国家或君主有危急时而肯付出生命,久处困境也不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了。”
TOP
8#

网络丰富的共享资源为信息的利用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阅读了解最新的信息;也可以查阅到很久前的信息,它极其方便为人类服务着。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网络上出现的不好的状况,比如网络污染,信息诈骗;道德冷漠和人际关系的疏远;网络犯罪问题等。虽然有关部门也在有条理在管理,但网络道德这个话题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及,所以提倡文明上网,呼唤道德约束!
TOP
9#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虽然贯通古今一脉相承,但其文化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不断随着社会发展获得更新。只有正确评价传统文化价值,把握网络文化脉搏,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网络文明,塑造健康繁荣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TOP
10#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巨大利益,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伦理道德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而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更是突出和重要,应该加以重视,并切实解决。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调节人们行为规范的手段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它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是随着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网络道德亦不例外。所谓网络伦理道德,是指网民利用网络进行活动和交往时所应遵循的原则与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伦理道德关系。与现实社会道德相比网络道德是一种新的道德形态,它与现实道德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现实社会道德规范是网络道德的基础。网络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延伸与拓展。是针对网上行为的特殊性而相应作出的对现实社会道德的细化和充实。网络道德除具有一般道德所具有的特性外,同时具有多元性、开放性、自主性等鲜明的特点。

TOP
11#

现在网络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娱乐方式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网络技术也在日益地的、提高。而且它在不断的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方各面了。因为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了解到当前的最新新闻,还可以进行远程教育进行网络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和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流,可以在同一时间和不同的人在聊天等等这些都是网络的好处,然而网络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它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时同时也潜藏着消极的作用。存在着利用网络来骗人的现象很多,人们在虚拟的空间理作出一些有失行为道德的事,就是所谓的网络伦理道德的丧失,所以我觉得现在有必要制定出网络伦理道德来约束网民的行为,提倡文明上网。虽说网络道德是无形的,但它的作用也不必真是的道德的作用差。它同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网民有着约束和指导作用。
TOP
12#

网络文化相对传统文化而言是一种新兴文化,一种正在发展和蒸蒸日上的文化,他没有悠久的历史,没有前人的总结,他正在慢慢摸索着前进,因为出现问题和弊端也是在所难免,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包容,并且崇实去浮,屏弃糟粕,这样才能使其健康的发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