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析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发展趋势初探(2) [复制链接]

1#
3与生态文化有机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这是因为:
  第一、一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二、现代消费群更青睐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潮”来提高企业产品的生态含量;
  第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4更注重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所在社区机构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尤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显必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l世纪,企业间的竞争除去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一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领先占据市场而获得超额利润并不断扩大企业经营效益。
  5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在这方面上,海尔电器的文化建设可谓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海尔集团极具远见,公司对职工的工作给予不断激励——这种激励作用不是体现在消极被动地满足企业员工的心理需要,而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使每个企业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产生献身精神、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并使他们对工作经常保持新鲜度,责任感在无形中得到了加强。
  6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升华出来更重视“人"
  商业化管理的本质特征是以物为中心,以全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人的因素,在管理上着迷于铁的纪律、绝对服从和至高无上的权威。这里,劳资之问变成了纯粹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著名经济学者温铁军在《我们到底要什么》中指出:2l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是中国超越发达国家的主战场。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片面地发掘企业职工的体力,更重要的是发掘职工的智力资源,更注重于人的活的因素。与以往的管理理论相比,现在企业文化理论更注重的是“人本”,更多地强调企业赖以生存的精神环境,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理性管理思想,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所以,企业不能再受商业化的束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人,大力加强“人”的建设——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提高人,要从产品导向向服务导向过渡,要从个人享受向共同快乐过渡。
  7结束语
  一个完善的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过程,如惠普公司经过将近大半个世纪才形成独特的企业精神和文化,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分析、归纳、进一步提炼定格。此外,企业的文化建设不能是一劳永逸的,在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应相应地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发展,保持企业文化的时代性,以符合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的需求。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认识目前的市场环境,而且还要了解其发展方向,能够有意识地加以调整,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使之能够成为持续地激发员工工作动力的潜在力量,做到与时俱进以适应未来的挑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