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伦理管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按发展时间顺序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企业伦理管理发展的全面伦理
管理阶段是建立在企业全面管理(TotalManagement,TM)理论的基础上,即企业在处理与相关利益方(员工、供应商、顾客、政府、社区等)关系时全方位地体现企业伦理的要求。企业全面管理(TM)包括企业财务管理、
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风险管理、伦理管理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全面的企业管理系统。
伦理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成熟度的
标志之一,而企业全面伦理管理阶段则是企业伦理管理的高级阶段。但世界各国企业伦理管理发展具有不均衡性,目前美国上市企业伦理管理已进入企业伦理管理演进阶段。特别是在2002年7月发布《Sarbanes-Oxley法案》后,美国企业伦理管理日益受到重视,少数企业已进入全面企业伦理管理阶段。而中国大多数企业伦理管理尚处于第一阶段。
美国学者弗兰西斯·福山曾预言:21世纪是信誉的世纪,哪个国家的伦理程度最高,哪个国家就会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主体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竞争力,因此,重新认识企业伦理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企业伦理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重塑企业伦理将成为经济界一项紧迫的
战略任务。虽然中国企业在伦理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未来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必然会引起更大程度上的重视逐渐走向完善,向全面伦理管理方向发展。中国国内知名人力资源公司烽火猎聘数据显示,伦理管理应经越来越多的被企业认可和使用。
企业伦理 - 伦理管理

企业伦理
(一)经济管理中丑闻的接连不断地出现直接推动人们重视管理的伦理追求问题
20世纪70-80年代,世界特别是美国一系列经济丑闻事件不断发生和频频暴光。如美国洛克希德飞机公司为争夺日本市场的贿赂案,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海湾石油公司、埃克森公司、格鲁曼宇航公司、默克公司等在国外的贿赂事件,海湾石油公司、布兰尼弗和美国航空公司非法捐款资助尼克松竞选连任,美国牛奶生产商为提高联邦牛奶价格而贿赂前总统尼克松等等,除此以外,还有非法操纵市场和股票交易,随意处置有毒化学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生产有毒或危险产品、无视工人和顾客生命安全,甚至致使化学工厂有毒气体大爆炸等事件。这些丑闻直接导致经济管理中的企业伦理危机、公众信任危机和企业生存危机,迫使管理者们开始清醒地思考棘手的伦理问题。诚如阿基·B·卡罗所指出的:“回顾过去30年来人们对企业伦理的兴趣,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对企业伦理的兴趣不断加深;二是对企业伦理的兴趣看来是由重大丑闻曝光引发的”。由此,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理论界和实践中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把伦理和管理结合起来。如理论方面,人们大力开展管理伦理的教学与研究,出版管理伦理著作、教材、案例选辑,创办管理伦理刊物;或者提升伦理在管理学中的地位,一些有影响的管理学家在他们流传甚广的管理学著作中设立“道德决策模型”、“管理人员道德准则”、“管理中的伦理问题”等内容。实践方面,许多管理者把伦理融合到管理实践之中,或者制订伦理守则,或者设置伦理机构、主管,或者开展伦理培训等等。[22]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管理走向伦理化。

企业伦理
(二)社会压力增加迫使管理走向伦理化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使社会舆论的监督力量大为增强,管理行为的一举一动都被置于公众的眼光之中;人们对高质量的生活环境的追求强烈要求组织切实履行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因此组织的管理行为必须符合道德,以满足人们的愿望,否则,组织的管理行为将遭受人们的道德制裁,甚至法律制裁,而导致管理的效益追求得不偿失;同时,现代组织对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享受了许多权利,社会有理由要求组织承担起与其享受权利相称的责任和义务,如此,管理才能体现其基本的公平理念。(三)竞争加剧使管理不能不走向伦理化
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等价交换、平等竞争,现代社会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竞争日益激烈。而竞争既是资源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组织的管理也实质上是对人的管理。因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争夺已成为竞争的主题,管理上要占居优势就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而人是有利益需要的,因此,管理上必须以人为本,重视人的需要和利益,尊重人、关心人,创造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氛围。这些都与伦理息息相关。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伦理在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使伦理成了管理追求的应有境界。正如弗里德里克·B·伯德和杰弗里·甘兹所说:“如果管理者能更多地意识到他们的价值观、社会准则和伦理规范,……能考虑到社会分析和伦理选择,那么对管理者本身、企业和社会都是有益的;各种伦理分析工具能帮助管理者做出更好的决策,更清晰地向利益相关者解释其行为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