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缘伦理及其终结——独身主义宣言 [复制链接]

1#
解散家庭!
取消血缘继承权!
解放爱情!

多么义正辞严的声音!
多么激动人心的呐喊!
这声音来自中国,来自中国西部的一个小旮旯里的一个互联网终端,然后,它将无可阻挡地向全世界扩展,成为人类身体和心灵解放的理性的福音;曾经只能在地下与角落像幽灵一样游荡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独身主义经历了几千年苦苦追索与等待,今天终于可以走向历史舞台,向历史证明它的权利、尊严和荣耀。
历史上,家庭之外的尖锐猛烈的冲突和争斗反衬了家的可爱,掩饰了家的落后、蒙昧和不人道,人世间依然悄悄地演绎着家庭的苦难,种族主义的狂热。直到今天,迷途返来的人们才开始亮出他们的旗号---独身主义。
欢呼吧,那些在家庭重压下艰于呼吸视听的人们!
放歌吧,那些被爱情折磨得形销骨立的人们!
开怀吧。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
走出蒙昧,挣脱束缚,更自主、更纯粹、更自由,这就是独身主义的新生活。

生存和繁衍构成了人类的两大主题,为了生存,人类积累起科学技术,建立和革新越来越公正、自由的社会制度,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法治、民主的社会;然而,人们还没有把他们的关注的目光投向繁衍这另一个主题,这是人类至今还固守着落后的生殖方式、血缘关系及不人道的血缘继承制的原因。

当社会走向民主、和平,人际关系趋向平等与合作,当社会迈向更社会化的大生产、大融合,作为社会的“细胞”――一种误导性的说法――托庇、延续了人类的家,再也不能容纳文明人类的新生命;人们万年咏唱的爱情,也将在这个时代走向注定的休止。
同时,家庭,以其情感与习惯的、道德与制度的历史悠远的积淀,从生理到精神都还死死地抓着世人的良心,成为现代人挣不脱、不想挣的枷锁和梦魇。
生存和繁衍构成了人类的两大主题,为了生存,人类积累起科学技术,建立起趋进于公正、理性化的社会制度,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法治、民主的社会;然而,人们还没有把他们的关注的目光投向繁衍这另一个主题,这是人类至今还固守着落后的生殖方式、血缘关系及不人道的血缘继承制的原因。
历史的进步已经迫切地表现为这种新的革命:消灭家庭,不仅仅是捣毁家的外壳,还要彻底摧毁从家庭中衍生出的各种表面上美好、实质上邪恶的宗教和欺骗,使每个人由蒙昧走向自觉,由束缚走向解放。(当然,这里使用“消灭”这类暴力色彩的词语,仅仅是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家庭的消亡,取决于人理性的觉醒,取决于人主动的变革,取决于制度的改进和生理的技术改进,从而与历史上的暴力革命毫无共同之点。)

现实生活中已有形形色色的独身与禁欲,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身主义产生,其中不乏虚伪与卖弄、蒙昧与邪气,这必须与我们这里提出的超越的、理性的独身主义区别开来。
第一种,有这种人,他们出于滥交的需要而提出纵欲式的所谓独身主义(以那些浪漫的所谓人文主义者、有钱有势的二世主们为主),这种独身仅仅是不要家庭的束缚,不要家庭的伦理约束,目的是获得广泛的、更充分的性自由性满足,这当然不是真正的独身主义,真正的独身主义是为了超越性这种动物本能的束缚,达到自由的、精神的生命境界,独身主义与享乐主义是没共同点的。
当然,二十世纪西方社会掀起的性“革命”浪潮在客观上使传统家庭观念和性道德(今天的不少年轻人已开始把性生活看着一种非道德――与道德无关――的娱乐活动,他们谈性就像谈某场球赛一样无拘无束,他们过性生活就像搔痒一样随便)受到了巨大打击。
第二种,由于贫困、生理缺陷而无奈地处于独身之境地。因为贫困而娶不到老婆,因为性别模糊而不知道该娶或该嫁,因为心脏病而不敢性冲动,因为丑陋或处女膜受损而无脸嫁人,这一切的独身,都是出于无奈或无知而不是出于自愿。这是很令人同情的,他们比起自愿的、基于信念而独身的人来讲,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悲哀,甚至引发对不公平命运的怨恶。那些想建立家庭而不得、想性生活而不能的人,很容易造成巨大的压抑、烦恼和精神创伤,进而会产生变态心理、精神分裂以至犯罪行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