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到底是“佛系”还是“道系” [复制链接]

1#
现代网络用语中有个词叫“佛系”,据查出自日本杂志中的“佛系”男子,说的是这类男性“自己的兴趣爱好永远都放在第一位,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总是嫌谈恋爱太麻烦,不想在上面费神费时间,也不想交什么女朋友,就单纯喜欢自己一个人,和女生在一起会感觉很累。”但是流行开来之后仿佛就渐渐变了味儿,出现了类似“佛系父母”“佛系上班”等组合词汇,但是据我的了解,佛家的思想似乎并不和佛系所谓的以自己的方式去做事,内心平和等托词,而是以“普度众生、慈悲为怀,讲求因缘”等为其思想表现。要是按佛家思想来说,佛系的人似乎更应该助人为乐,慈悲为怀,谦和有礼。而现代佛系的人给我的感觉倒像是有些不作为,不存在胜负欲、利益论那样的超脱尘外似的,从这个角度上说,我认为用“道系”形容这类人恰如其分。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差别最明显的地方便在于一个主张“出世”一个主张“入世”。儒家的入世思想与其生命意识紧密相连,其对生命有独特的尊重,重视生命的价值,希求在有限的时间中投入无限的热情去完成更有意义的事业,从而不虚度年华,仅在个人的享乐中消磨珍贵的光阴。
  由此观之,儒家思想被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采纳也是有正当原因的。这种鼓励人们积极入世参与社会建设的思想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统一,即使是在今天儒家思想也有利于鼓励人们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去建设国家和集体;而且比较可贵的是儒家并非营营于有所作为且必然要求功名利禄,正确的义利观和价值观才是其存衍千年的重要原因。因为儒家对“道”的追求并不逊色于道家,只不过受制于社会无法追求而心向往之。道家直接以“道”为思想核心和最高追求便意味着他们在追求一个哲学上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想外现,为了追求“道”便可以抛下尘俗之事,不再以肉身、羁绊为重。因此道家的“无为”实际上是具有消极影响的,其追求“道”的意志导致他们不愿囿于尘世,主张逍遥脱俗。“出世”思想并不利于社会、国家的建设。
  但是话说回来,中国现代社会已然具有较为成熟的体系和运转模式,人们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居乐业,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且因为社会竞争压力过大,人们日益忙碌、疲惫,定然会希冀找到精神上可以休憩的净土,从思想上寻找能够“出尘”、“超脱”的所在寄寓自己疲惫的心灵——所以道家思想近些年受到重视也是有原因的。道家的思想有利于人们放松心情,在竞争日盛的生活中平心静气的做事,保养心性和灵魂。然而我要说的是,这并不是所谓网络词汇“佛系”那般的无所作为。“无为而治”的末字落在“治”上,便是其目的和结果所在——并非“无为”就结束了,而是说一个人如何做到合适的“无为”去顺应自然和事物本身的发展,最后达到“治”的效果。这才是真正的高明之处,而像“佛系少年”、“佛系上班”、“佛系父母”那样对自己的学业不认真求知,对工作不尽心而为,对孩子不能做到良好教育,最后成绩不如人意,工作吊车尾,孩子没有教养,哪能算“无为而治”呢?哪怕是用佛家的思想来衡量也是找不到切合点的。所以现代社会即使“佛系”之人不少,也不应该加以提倡,我们应当提倡“道系”或者说“儒系”的行为,无论是无为而治还是有为而治,都是在自然与人文社会中正确且真正适当的做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