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义理:
中华十大义理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道德内涵,是经过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沉淀形成。尽管时间悠久,仍在现实中具有重要意义,规范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它与民族与科学并不对立,而是可以良好地结合并存。
中华义理教育的八项原则诚敬,理解,体悟,集粹,诵记,涵养,信仰,力行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从我们对经典崇敬的态度到将领悟体会经典的内容最后将经典内化为自己涵养的一部分。这是自我提升的一条必经之路。
要传播中国经典教育的现代价值要从各个方面入手,但同时又要讲究方法。比如在弘扬传统文化时不排斥对西方文化的学习,而是借鉴其值得学习的地方,但研究经典还是以中国经典为主,因为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培养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
经典教育是智慧的凝结,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但由于其不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娱乐性,因而很难得到人们的选择。但其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作为青年,我们应该提高个人素质包括专业素质、身体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等各方面的素质,这些都可以通过学习中华经典来实现。
中华义理各分块感想:
1.仁
仁是宽厚仁爱,简单讲就是关系他人心系大众,心中有仁义的人越多,社会自然也会越温暖,因而仁有利于各种人际关系,甚至对社会也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仁义也是个人价值的升华,心中有仁的人超脱了个人利益甚至是生命安危,例如在灾害中抢险救灾的英雄,将仁义贯彻在自己的生命中。
2.义
义与利是相存相依的,义是通过利来实现,即通过光明磊落的行为获取利益,利也离不开道义的约束,一个放弃义只顾实现自己私利的人最终不会得到大家接纳,也无法获得长久的利益,因此我们要遵守义,用正确的方法为自己谋取利益同时也为社会大众做贡献,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他人的需要。
3.礼
人们通过礼来表示对相互的尊重,被他人尊重是每个个体的精神需要,也是友好合作交往的前提,而礼通常是由自身谦卑尊敬他人来体现。同时礼的精神也是个人自身修养的表现,仁与爱便是礼最初的出发点。
4.智
学与思要结合,即使是权威著作也不能一味赞同,得保留自己的思考,怀有批判的精神。一方面权威不代表绝对的正确,怀有批判精神更容易接近真理,另一方面学习是为了获得内心的认可,如果内心不接受的话,学习的内容也并没有获得实际的吸收。最后,批判精神是思考的体现,要随时持保留态度。
5.信
信的行为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对他人诚信、言出必行、心口一致等,能做到以上的人都拥有优秀的个人品质,然而我觉得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慎独,任何时刻都对自己严格要求,不管他人在与否都保持行为一致,这是信的最高境界即是对待自己诚信,不做出格之事,哪怕不需要承担后果。
6.忠
当今恪守职业道德是一个热门话题,忠于职守,自然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同时遵守道德的界限,不做逾越道德的事。在对待上下级的关系上,不能因为一些人情而玩忽职守,疏于工作,以工作和大局为重才是尽职尽责,忠于职守的表现。
7.孝
孝是为人的基本标准,人们可以通过向父母提供各种物质需求来表示自己的孝,然而尊重父母才是孝的第一步,时刻保持对父母的尊敬,这是爱与回馈的体现。同时,尊重父母能给父母带来精神满足,他们有时不需要太多的财务,更想看到的是子女对自己的尊重与爱。
8.廉
情绪控制有时能为我们避免很多冲突,更何况许多时候情绪高涨时,人都是不够理智的,容易出现判断失误和过激行为,因此克制情绪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在问题前保持平静,很多时候学会宽恕,会得到风平浪静的结果。
人在原始社会靠着欲望谋求生存,而如今过多不合理的欲望只会限制发展,克制欲望有各种方式,我认为知足常乐最重要,别贪多,更别为了多去做逾越道德底线的事。欲望常常与勤奋付出相违背,但纵容欲望只能带来短暂的享受没有长久的利益,因此我们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
9.毅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一定是他学会了自强学会了坚持。当他摒弃对外人的依赖,不因现实的不如意而颓唐,不论在何种境遇下都坚持自己的理想,他便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成年人,一个鲜活的生命。哀莫大于心死,敢于坚持不放弃的人都是值得他人敬佩的。
10.和
所有的温暖美满都离不开和谐这个词,社会和谐便能处处体会到来自他人的关怀,官民的和谐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家庭和谐是亲情沉淀的前提,兄弟姐妹和谐才能团结一致一条心,在乎彼此的状况如同对待自己一般。因此,和是可贵的,它更是贯彻到生活的各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