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的基本意义就是不索取。廉,一是指个人生活中的朴素精神与节俭精神,二是指公众生活中的廉洁精神。物质欲望的膨胀是当代社会的顽症,贪污腐败是政治生活的大敌,因此,必须清醒认识到贪欲之害,大力倡导“廉”的精神。欲望不必完全断除,但需要合理节制,知足常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自己正常的心态。纵欲主义、享乐主义、高消费行为均不符合中国国情,要崇俭戒奢,牢记“成由勤俭败由奢”。待人接物必须持敬、畏谨、收敛身心,不要放纵自己。专注善念,多行善举,克制恶念,谦逊待人,知廉耻,时时反省改过。能够培养正觉自然也就驱逐了误觉。
《中华诵·经典义理教程:廉》从贪欲之害、节制欲望、克制情绪、崇俭戒奢、持敬、专注善念、克除恶念、谦逊、知耻、反省、改过、廉洁、培养正觉、驱除误觉十四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全面解析“廉”的义理。
倡导“廉”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节俭、朴素、廉洁奉公的民族品格。